2005中国体育遭遇艰难 奥运设项变更竞争更趋激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0:17 中国体育报 | |||||||||
2005年本应是调养生息的一年,但对我国竞技体育而言,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有些优势项目被取消,如女子自行车场地500米计时赛;有些项目发生不利变化,如乒乓球男女双打改成团体、击剑女子重剑团体前途未卜;有的项目更发生了颠覆性改革,如体操取消10分封顶、羽毛球实行21分制等等。纷纷扰扰间,规则改变如雾中花一样迷人眼球,各个项目对规则的改变也逐渐由不理解、处乱不惊,到接受,以自身的改变来应对规则之乱。
奥运设项变更竞争更趋激烈 虽然北京奥运会上的大项设置早已确定,但在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一些小项上的变化仍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自行车和乒乓球小项设置的改变影响尤为明显。 从2000年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后,中国自行车在女子场地500米计时赛上越骑越强,2000年收获铜牌、2004年收获银牌,2008年,中国自行车把这个项目作为夺金的首选目标。但去年6月初,国际自联决定北京奥运会取消女子场地500米计时赛,增添BMX小轮车项目。 新增添的BMX小轮车在我国刚刚起步,落后世界至少30年;而被取消的女子场地500米项目,我国不仅有两名世界名将姜翠华、江永华,小将郭爽等人也虎视眈眈,日渐成熟,已形成了一支后备梯队扎实的优秀队伍。 好在遭受重创后,中国自行车人并没有停留在自怨自艾中,而是快速灵活地应对,重新制定了新的重点项目,并从积极的角度表示:也许优势项目被取消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让我们分出精力去发展更多的项目。 自行车小项的增减至少现在还很难说对中国体育有多大的不利,但乒乓球在北京奥运设项上的调整,却已经在开赛前就削弱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夺牌把握———双打改团体。这样在奥运会上每个协会只能派出三名选手参加单打和团体比赛。也就是说,这三名选手必须同时具有强大的单打和双打实力,且原来的两对选手打双打变成了一对选手打团体———难度增强了。 改革的理由是为了提高观赏性,但对中国选手的影响的确最大。为适应新规则,中国队也早早开始应对,在2005年巡回赛总决赛时,中国派出了单打实力较强的王励勤和陈玘、郭跃和郭焱配对双打,给单打强手尽早提供锻炼机会。 计分方法改变遭遇全新挑战 不论小项在奥运会上如何增减,毕竟对运动本身并没有太大影响,但2005年一些运动项目进行了根本性的计分方法的改革,则将对这些项目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羽毛球的每球得分21分制,新赛制大大缩短了每局比赛时间,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21分制逼迫球员加强了进攻和场上速度,使比赛节奏更快,选手们争夺更加激烈。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认为:“实行21分制后,比赛更加激烈,充满悬念。” 对于体操、花样滑冰这样的打分项目,新计分规则在难度上的要求,让这两个项目变得有点“难无止境”了。 2005年,是花样滑冰冬奥会前的备战年,按说规则不应大动,但在距离冬奥会还有8个月的时候,国际滑联却下发了一纸1319号文件,对花样滑冰各个项目的规则做出了重大调整。对于我国选手影响最大的双人滑规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动作难度的最高级从3级上升为4级,增加了难度空间;二是规定单人跳和连续跳不得重复。 相比之下,新规则给体操项目预留的时间相对宽裕,2005年的世锦赛还实行老规则,新规则尚未开始正式运作,但突破10分的上限已经开创体操的先河,难度不封顶,势必会加剧选手发展难度,强者愈强,弱项愈弱。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体操弱国并无太大影响,但中、美、日、俄、罗等体操强国在调兵遣将上将会面临更大的冲击,侧重团体、全能、抑或是单项?这将是中国体操队新周期内面临的最大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