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心理外有致命误区 美国秘密武器值得借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0:03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文涛东京报道 东京时间28日凌晨2点,MIYAKO大酒店的310室的门还虚掩着。这是中国男排主教练邸安和的房间。大冠军杯5连败,斗宿敌日本没有笑到最后,甚至不敌非洲的埃及,完败意大利和美国,已几乎将2比3逼急巴西的亮点抹煞。邸安和睡不着,带队的排管中心副主任张蓉芳也睡不着。一群人低声总结着男排的症结,中国男排,输得起今天,可输不起明天——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三年。
心理问题阻碍中国队 前美国女排主教练吉田敏明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男排体质太差,光有身高没有力量。男排体质的孱弱也让邸安和扼腕,“小伙子们个头多棒呀,但一跟欧美的队员站一起,差距就出来了” 邸安和认为中国排球在体能训练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尤其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方面。“我们的体校从小就让孩子苦练力量,大运动量,组合器械,天天如此,所以国家队队员绝对力量是世界一流的,下蹲能达到200公斤,挺能到100公斤,甚至比欧美运动员还厉害。但是一到场上,排球的专项力量就比别人差远了。”打意大利、美国,中国队完全被对方压制,自己的一攻基本都绵软无力。大冠军杯前,中国男排同来访的俄罗斯俱乐部队的热身比赛中,俄罗斯青年队的主教练就不客气地说:中国队的扣球,力量太小了! 力量不足,心理也成问题。尽管每场比赛中,男排队员只要打成一个球,全队欢声雷动,即使是丢分了,他们也积极地互相鼓励。甚至在输给美国队,带着五连败的尴尬下场,队员们也是笑容满面,还嘻嘻哈哈同吉祥物合影。其实,年轻队员表面的积极,无法掩盖心理的孱弱。对男排了如指掌的张蓉芳和邸安和都表示,心理问题,也是男排前进的大障碍之一。“队员太年轻,缺乏大赛经验,遇强队就紧张。我也希望有七十年代的老队员坐镇,可惜他们都早早退役了。” 美国秘密武器值得借鉴 中国队在27日最后一场比赛中0比3完败给美国队,场边的邸安和静静地坐着,而美国男排的主教练麦克则活跃异常。麦克可能是大冠军杯上最酷的教练了,他光头锃亮,比赛中总是戴着一副耳麦,是美式橄榄球的标准配置,但这在排球赛场上很罕见。不过,麦克的家伙事儿不是玩酷,而是国际排坛高科技化的体现。 每场比赛,美国排协的CEO比尔同样戴着耳麦坐在场地边上,还有两三个技术人员也是同样的打扮,他们面前都有笔记本电脑。原来,美国队是用一套先进的排球比赛分析软件监控比赛。尽管中国队没有使用这套系统,但主教练邸安和还是知根知底。“比尔太厉害了,他带队拿过三次世界冠军,包括奥运会。现在美国男排的教练班子里,他还是核心。这套系统科技含量很高,一共有五六个人参与,比尔根据技术人员数据分析,能很精确地预见下一个球该发哪个位置最有效,对方拦防的突破口在哪里,他通过耳麦告诉场地里的助理教练,助理教练再通知主教练。” 中国女排在郎平执教的时代也引进过这套软件,不过,软件有了,却找不到操作这套软件的技术人员,最后只好作罢。“目前意大利、巴西等强队也在使用这个系统,国际排坛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邸安和告诉记者。 中国男排将于本周一搭乘国航926航班返回北京,然后就地解散。“要到明年4月份才重新集中,中国男排要抓紧时间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邸安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