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借拳击外壳登大雅之堂 沪武术名家谈武术进奥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7:55 新民晚报

  “人可贵的是有精神,我要为武术进奥运继续呐喊。”最近一个月,杨家绵拳的第五代传人杨天贵为武术进入奥运会一喊再喊。

  前天,沪上几位知名武术家又“坐”不住了,为了中国武术能早日迈进奥运,三代人再次聚首一堂。

  区别

  “散打绝对不是拳击的舶来品。”中国著名拳王张立德、中国曾经唯一的职业拳击运动员蒋维廉和上海骁龙职业拳击俱乐部首席顾问金耀富,作为拳击运动的专家,亮出了共同的观点,“其实很多方面拳击和散打是相同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拳击中的后手拳就是散打中的隐拳,组合拳则是左右交叉拳……杨天贵还亲自示范了每一种拳法,他那有力的出拳是在证明这绝不是拳击的舶来品,而是中国武术自己的精华。

  “

拳击有规则,武术没规矩。”张立德解释拳击和武术的区别,“拳击的攻击范围是肚脐以上,且攻击的方式是拳头正面。而武术则可以拳打脚踢任何部位。”说到激动处,几位武术前辈还起身互相比试了几招。

  结合

  “大约30年前,我就提出过拳击要和武术相结合。”张立德摇了摇头,“可惜啊,没有人愿意接受。”在座的所有人,一时间都沉默了。“张老师的确和我提过这个建议,只是我当时有些保守。”杨天贵的表情有些尴尬。

  中国武术的门派众多,加上只传本门弟子的不成文规定,“中国式拳击”在这种情况下流产了。

  “其实中国武术的抗打和整体发力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中国武术太不注意安全了,往往都以重拳为主,一不留神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张立德一语道出重点。看来,要想走进奥运的大门,为武术制定规则、增加安全系数是当务之急。“另外拳击训练中的离球训练应该运用到武术中来,这样可以训练运动员学会轻、重拳结合,也可使武术远离暴力。”

  现在很流行借“壳”,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借“拳击”的外壳,融入更多的中国武术元素,然后以“中国式拳击”走上奥运的舞台?

  传承

  “你看,

跆拳道
瑜珈
现在多火啊,看看我们自己的武术呢?”金耀富感慨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其实崇洋的现象从清朝就开始蔓延,当年慈禧把外国的功夫称为“洋功夫”,而中国的武术却沦落为她眼中的“土玩意儿”。“换了是你,你会选择练什么呢?”

  “强身健体是根本,现在更多的人选择套路练习,但是中国武术要发扬光大,一定要增强对抗性。”面对中国武术“温吞水”的尴尬境地,杨天贵再次大声疾呼,“一定要把中国武术的精华传下去,让外国人也见识一下我们中国功夫的真谛。”

  代代相传,薪火传递,中国武术的路依旧漫长而艰难。

  “武术进奥运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要尽可能发动身边人一起行动起来。”据杨天贵透露,他准备在一个月后举办一次大型的文艺界及武术界名人座谈会,共同为武术进奥运大声呐喊。

  实习生 应菊兰 记者 高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6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