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齐练螳螂拳 郦松庭要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4:5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
在诸暨市有一个由33个成员组成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们当中有有民警、医生、工人、学生,也有地道的农民,虽职业不同但他们都会一门武艺——螳螂拳,且闻名四方。 他们的拳术得传于霍元甲创办的上海精武会拳师、中国“螳螂拳王”罗光玉。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上,该家“掌门人”85岁的郦松庭老人,带领女儿郦妍娣、孙子郦峰明、外孙胡凌华、曾孙女郦燕宇一起参加比赛,夺得八步梅花螳螂
日前,笔者赴诸暨市慕名拜访了这户特殊家庭。在王家井镇一座普通的农家院前的空地上,郦松庭老人在初冬的阳光下,正带着儿孙们习练螳螂拳。他们的拳法刚柔相济,敏捷有力,出招迅猛,动作简而不杂,快而不浮,手足齐动,蹿跳轻灵。蹿则跃身直出,有蝙蝠脱窟之妙;跳则跃足上冲,有弹丸离弦之势。练累了,生性活泼的曾孙掺杂几个滑稽夸张动作,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郦松庭老人虽年岁已高,但气全神足,身手敏捷,全无衰老之相。他7岁起跟父郦锡槎练习拳法和燕青刀,12岁时,他又师承二叔郦锡祥打螳螂拳,大半个世纪,严寒酷暑,习武不辍。他告诉笔者,解放前武术界传奇人物霍元甲为让国人强身健体,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广聘南北各派武林高手传授国术。他二叔郦锡祥一向好武,便前去学艺,拜山东闪电手李之箭的传人、有“螳螂拳王”之誉的罗光玉为师。郦锡祥回家探亲时,又将螳螂拳技法传授给他们父子俩。 郦家有个祖传的家训:“爱国助人、一身正气”。在王家井镇盛传老中医勇斗日寇小队长的神奇故事,这位老中医就是郦松庭的父亲郦锡槎。 郦锡槎当时是王家井镇的一位名医。1943年,日寇入侵王家井镇,镇上很多难民涌进郦锡槎家中避难。一天,一队日本兵闯进郦锡槎家中,小队长操起一根大烟杆挨个敲打在郦家避难的农民脑袋。身材矮小的郦锡槎怒气难忍,一把抓住鬼子的烟杆与其展开搏斗。自以为蛮力过人的小队长几次被身法灵活的郦锡槎打倒在地。小队长恼羞成怒,点燃了郦家房屋。直到现在,郦松庭经常将这个故事讲给子孙们听,要他们承传爱国助人的家训。 郦松庭也一贯秉承父辈教诲,一身正气,乐于助人。早在解放初期,他主动协助人民政府上山剿匪,在他的协助下,十几名土匪束手就擒。即使现在年纪大了,遇到不平之事,他还是“路见不平一声吼”。一次,有个小偷在村里行窃,郦松庭发现后穷追不舍。尽管这个小偷丢下手中的财物一边逃,一边求郦松庭放他一马,但郦松庭没有答应,一把将小偷按倒在地,扭送到护村队里。后经公安机关查实,此人竟是当地有名的惯偷。在当地,郦松庭老人口碑极好,从没与人红过脸、吵过架。谁家若有困难,他有求必应。 “练拳能舒经活血,强身健体,尤以螳螂拳为佳。”郦松庭老人告诉笔者,螳螂拳是我国较古老的拳种之一,它是明末清初王郎所创。从明代到今天,螳螂拳发展门派众多。他家所习的叫梅花螳螂拳。老人平时身体很好,步伐矫健,极少生病,至今眼不花耳不背,还经常参加田间劳动。据介绍,郦松庭痴迷武术的二叔是101岁去世的,郦松庭的父亲也活到96岁。 郦松庭虽已是八旬老翁,但仍坚持每天在凌晨5时左右打拳半个小时,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闲暇时特别是在休息天,喜欢与子孙切磋拳艺,你一个螳螂捕蝉,我一个螳螂翻身……拳起脚落,呼呼生风,让人看得眼睛发亮,口中叫好。 在郦松庭的带领下,全家人几乎都有一身好武艺,让人羡佩不已。方圆几十里,说起他家名气震天响。郦松庭10岁的曾孙女郦燕宇,曾在省武术比赛中获过金奖,在学校下课时同学们常要求她“来几手”,她曲手弓背作螳螂形,左腾右挪,纵高伏低,令同学们开心不已,成了学校的“小螳螂拳王”。 郦松庭老人不仅习武,而且乐于传艺,从不保守。只要人品好,肯吃苦,他都愿意传授拳艺。几十年来,他所带的徒弟遍及杭州、金华、绍兴等地。他还常带子孙们去参加各种武术比赛,以此扩大螳螂拳的社会影响。他说:“中华武术是国之瑰宝,我们有责任让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国人都享受到练武健身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