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剖析和平大战2中国女排三败因 攻防皆有重大缺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4:04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继首战被巴西女排翻盘之后,中国女排在大冠军杯第二场比赛中出人意料地以0-3负于郎平领军的美国女排,两连败让中国队基本与冠军无缘。从中美之战来看,美国队进步明显,攻防各个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反观中国队显得斗志不高,场面相当被动。中国队之所以0-3惨败,一方面是美国队确实表现出色,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本队在拦网、强攻等方面的不足。

  准备不足 精神面貌有待提高

  中国女排本年度的表现一直难以让人完全满意,除了球队所暴露出来的技术上的不足之外,队员在场上拼搏精神不足也让人颇感失望。本次大冠军杯比赛,作为卫冕冠军,中国女排的队员和教练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是从中美之战的精神状态来看,中国女排在场上显得不够兴奋,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队员的情绪都不太高。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面对士气高涨的美国女排,中国队在气势上先输了一分。也许是刚刚过去的十运激战让队员们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和体力,中国队在赛场上给人感觉比较疲惫,反应速度也比较慢,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比赛当中。对于中国女排而言,无论最终名次如何,球队都需要好好调整一下状态,尤其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和平大战”一直备受众人关注,相信中国队赛前也做了相当的准备工作,但是从场面上看,美国队所表现出来的水平还是要超出中国队教练组的想象,这也是中国队开局被动的原因。反观美国队对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美国球员的心态非常好,立足于拼,而且没有太重的思想包袱。中国队一方面对对手的实力估计不够,另一方面对困难局面的准备不够充分,一旦在场上陷入被动,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都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

  拦网待改善 强攻技术有缺陷

  中国

女排在强攻和拦网上的缺陷一直都存在,中美之战更是集中了暴露了球队在这两方面的不足。首先在强攻上,中国队的两名主攻手楚金玲和李娟的得分屈指可数,只有突然的后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中国女排
强攻不足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反击过程中的很难直接将球打死。中美之战中国队这一缺点被完全抓住,美国队对中国队强攻的拦网和防守都准备相当充分,自由人戴维斯多次将中国队的调整攻防起,主教练郎平也几次在暂停期间要求队员注意对李娟的直线和斜线的盯防。李娟是一个以变线见长的球员,封死她这两条进攻线路也就意味着李娟的彻底哑火。强攻能力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队很难突破对手的防线,这是落败的一大原因。

  移动拦网能力差是中国队的另一大弱点,较之美国女排巴赫曼的频频拦网得分,中国队的拦网还显得相当的稚嫩。此役美国女排的两大攻手梅特卡尔夫和汉尼弗如入无人之境,一方面是因为她们自身确实强攻能力突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队的拦网不得要点,很难对对手形成有效的控制。如果不是汉尼弗和梅特卡尔夫的强攻失误较多的话,中国队的局面还要更加被动。拦网不力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队的防反,中国队在这方面务必要得到加强。

  郎平战术奏效 美国表现出色

  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中国队的落败很大程度上也因为美国女排的出色发挥。美国队此役的表现让人依稀看到了美国队的回归,无论是强攻、拦网,还是发球、防守,美国队此战都有上佳表现。郎平上任以来最大限度地发掘了汉尼弗和梅特卡尔夫两位大将的潜力,她们也已经成为美国队最主要的两名攻击手。“左撇子”梅特卡尔夫在二号位的扣球让人防不胜防,汉尼弗凭借身高的优势强攻也是颇具威胁,如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失误,美国队的攻击力将变得更加可怕。

  郎平出色的战术安排也是美国女排能够完胜的一大原因。从比赛来看,郎平确实非常了解中国队的战术特点,她的临场指挥也颇具针对性。中国队的强攻之所以难以奏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国女排出色的拦防。郎平在暂停期间除了对队员的鼓励和安慰之外,她总能非常敏锐地指出美国队在场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时刻提醒队员应该在哪里布防。汤姆-洛根和斯科拉离开美国女排之后,薄弱的后排一直让美国队饱受折磨,从中美之战来看,郎平的布防非常有效。美国女排虽然技术较为粗糙,但是她们对中国队的重点进攻线路都非常了解,不但前排拦网出色,后排的卡位也非常准确,尤其是自由人戴维斯多次成功救险。郎平在临场指挥上的一针见血让美国队员更好地抓住了中国队的弱点,这方面也是需要中国队主帅陈忠和提高的地方。

  输给正在崛起中的美国女排对于中国队而言并非坏事,希望连续失利能够给球队敲响警钟,让教练和队员明白她们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只有不断求新求变才能保持球队的生命力。

  (段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20,000篇。


 

评论】【排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