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体育慈善业观察:惟一体育慈善基金面临的困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0:38 新京报

  “中华慈善总会十佳冠军基金”(简称中慈十佳冠军基金)成立于2005年5月30日。由中国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发起成立,这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总会下面惟一的体育慈善基金,也是我国目前惟一的一只体育慈善基金。这只基金的关注以及投入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具体分为五个部分:残疾、残障、孤儿、失足以及外来务工子弟。

  采访对象:十佳冠军基金委员会秘书处秘书薛静

  根据基金成立时的构想,公益基金的筹措将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名人物品的拍卖,以及利用委员身份的优势,组织慈善义赛和其他类别的比赛、晚会等等,也会接受企业或个人的捐款,但是更希望通过商业运作实现多赢的局面,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良性运作。

  今年5月,基金刚成立的时候,五位初始委员并没有以资金“入股”,而是纷纷捐出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主席邓亚萍捐出了

乒乓球拍第一备用板,李宁捐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运动员领奖服(又称“龙”服),谢军捐出了世界棋后与欧美棋王对抗赛的优胜奖杯,许海峰捐出了第十届亚运会十米气手枪金牌,杨扬捐出了国家队比赛服。这些物品也构成了冠军基金会最原始的“实物基金”。

  薛静介绍说,各委员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商家和个人中寻求资金上的援助。“目前陆陆续续有一些赞助进来。由于我们的资金都直接打到中华慈善总会的账户上,而且目前运作的程序还不太完善,现在还不是公开资金数额的时候。等运作程序成熟以后,我们会将基金的数目公开。“

  该基金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冠军基金为依托组织的第一个活动是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捐助的“蒲公英计划”。而目前正在策划的是准备和北大的公益法律和社会发展中心合作举办一个论坛,目前名称暂定为“公益人论坛”。

  惟一体育慈善基金面临的困境

  身处客观环境之下,做善事也需要先出名。

  从1979年重返奥运会殿堂,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还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事体育事业的运动员进入“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时代也不过区区数年。薛静认为:“国外的现代体育发展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国内的运动员们以前还没有意识到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训练和比赛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目前的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中,现役的运动员只占少数。现役运动员能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能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很少,也使得我国目前的公益活动往往形不成规模。在这一点上,身为委员的谢军也有同样的感受。

  谈起“中慈十佳冠军基金”的发展前景,薛静认为:“由于成立的时间短,活动少,需要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首先取得社会认同,既要让赞助商知道我们的存在,也要让受助群体知道我们的存在,最后是让媒体知道我们的存在。让政府和社会大众都了解并支持我们。”

  真正能像舒马赫和伍兹一样一掷千金的极少,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参与慈善事业者不多,善心的辐射力不够。

  薛静认为,在目前的冠军委员会中,冠军委员们主要起着一个连接“公益人”和“受益人”的桥梁的作用。“以个人的魅力和影响力来带动更多的参与者,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个人参与。”这就是目前我国体育明星在体育慈善事业中的作用。在中国,真正能够像舒马赫和伍兹一样一掷千金的极少。

  而且,这种具有个人魅力,在社会上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数量还是不多。“体育明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真正像邓亚萍这种退役以后还能吸引大家关注的很少。我们更多的是冒出了一个明星,但大家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记住了他。另外,以前有关领导部门对体育明星的打造方面做得不够,可能对这个问题认识还不够多。”薛静说,“所以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有计划的扩张,吸纳进更多的体育明星,将规模继续扩大。”

  目前情况下,我们的体育明星即使想去做善事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

  据了解,在“中慈十佳冠军基金”成立之前,中国的体育慈善事业长期处于一种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体育运动员的行动受到了限制,本身不具有自主权。不像国外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经纪人,都会有些自主的商业活动。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这样的体制。”薛静说,“我们目前实际上走的是NGO(非政府组织)路线。我们想是不是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研究体育慈善事业的运作,从公益人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等方面、从法律层面上来进行研究。这也就是我们准备和北大进行合作的主要原因。

  邓亚萍还在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拿到学位后,邓博士才能有时间做邓主席。

  作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的缔造者和主席,邓亚萍目前仍然承担着绝大多数的工作任务。在冠军委员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只有秘书薛静和五位志愿者。据薛静透露,劳伦斯颁奖活动中具体的筹备工作都是由邓亚萍一手主持的,并且具体负责到奖项的设置、评选直到最后的颁奖。“她对委员会和基金不但贡献了大量的时间,也贡献了大量的物力。比如上次‘蒲公英计划’活动的经费全部是由亚萍个人垫付的。”

  “因为当时基金刚刚成立,整个财务制度还未完善,她为此垫付七八万元。而且当时活动的赞助也是由邓亚萍一人进行联络、谈判并确定的。”薛静说,“就是现在与商家的接洽,邓亚萍的个人活动仍然占着很大的比重。”她还透露,按照预定计划,今年的8月份将在深圳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子弟再举行一次活动,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还没有确定下来。“近期活动的设想就是与北大的合作,因为目前由于邓主席(邓亚萍)不在国内,我们很多事情开展起来还是存在一定困难。”薛静说。目前,邓亚萍还在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她宝贵的时间对目前基金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不小的影响。

  采访对象:谢军 国际

象棋棋后 中国十佳冠军基金委员会初始委员

  棋后第一次出手就是8000美元:捐赠对象是菲律宾火山爆发受灾难民,那是在1991年,谢军21岁

  谢军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在安排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就应该尽你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非奥运项目代表,“棋后”谢军成了中国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刚成立时就加入的初始委员。谈及中国体育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未来,谢军认为:“我国目前的体育慈善事业才刚刚起步。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提高公益活动的组织规模,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来关注。”

  在谢军看来,慈善事业就是“在安排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应该尽你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体育慈善事业的意义又在于“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谢军说:“目前我国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很多人的身体还不够强壮,生活方式还不太健康。如果你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运动员,你就应该伸出你的双手。”

  据谢军回忆,从事体育事业以来,她也参加过不少公益活动,而最早的一次还要追溯到1991年,那是在菲律宾参加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争夺战,“当时刚好马尼拉火山爆发,当地的华人华侨就组织起来为灾民捐款。我就把当地华侨作为生日礼物赠给我的8000美元转交给了菲律宾总统。”谢军说,“在那个时候,8000美元不是个小数目。说实话我从没有见过那么多钱。比赛结束回国后,国内当时在发洪水,我就把所有的比赛奖金都捐了出来。“那一年,谢军21岁,在马尼拉,她第一次加冕为世界冠军。

  这些年来,谢军一直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的前沿。“到目前为止我总共捐了多少钱?我觉得没有说出来的必要。我是一个羞于谈钱的人。俗话说,人民币还分大小呢。钱的多少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下岗工人和我的一万元是不一样的,我的一万元和大富豪们比起来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运动员也是打工族,只要尽自己所能就行。”谢军说,“除了钱,有时候也会捐一些旧的衣服给受灾的群众。金钱都是有限的,而爱心是无限的。”

  谈起成立“中慈十佳冠军基金”的初衷,谢军说:“我们这些体育明星,应该通过各种场合,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我们在各自的领域说话时都会有人起来响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把大众带动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成立冠军基金的目的,也正是我们开展‘蒲公英计划’的宗旨。”

  2005中国体育善举录

  2005年1月2日,CBA第七场比赛,球员、教练及观众积极捐款,各赛区捐款总额超过26万元。

  2005年1月4日下午,中国体育总局为

海啸灾区捐款,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带头,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代表踊跃捐款,三小时内善款总额达38.7万元。其中刘翔与其教练孙海平捐赠信封颇大,在塞进捐款箱时费了不少力气,不过具体金额并未向外透露。

  2005年1月4日,中国体操队向灾区人民捐款。体操中心副主任黄玉斌与北京选手滕海滨各捐1100元,其余运动员捐款金额不详。

  2005年1月6日,北京“中国人爱心大行动文艺晚会”在工人体育馆举行。王义夫、邓亚萍、郭晶晶、王军霞等众多体育明星参加义演,并现场为灾区捐款。

  2005年1月10日,中国花校滑冰队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约三十人,集体向海啸灾区捐款15620元。其中申雪、赵宏博及其主教练姚滨等人,都全数捐献一个月工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徐显强 孙晓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1,0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