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15分迎来21分 羽毛球走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5:55 中国青年报 | |||||||||
随着本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结束,15分赛制也将画上一个句号。中国羽毛球队回北京后,就将按照每球得分的21分制进行训练。而12月在湖南益阳举行的世界杯赛,将成为首次执行21分制的国际比赛。 新赛制无疑是本届公开赛上最热门的话题,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教练、运动员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但是对这些参与者来说,他们的看法和观众还有一定差距。
21分制曾在国内试用 其实中国羽毛球界早在1999年就试用过一次21分制,女双运动员杨维回忆说:“那是在一次国内的表演赛上,为了电视转播的需要,比赛采用了21分制。我对比赛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因为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且我们双打还是两次发球,一局还是要打15分钟左右。” 近年来,对羽毛球赛制曾经提出各种改革办法,但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市场推广和传播普及的办法,所以改革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羽毛球发展的现状。 2001年,欧洲国家提出采用每局7分制,但半年之后这种新的记分办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比如吸引更多广告,比如缩短比赛时间。尤其是2002年在广州的汤尤杯大赛,揭幕战当天韩国男队与丹麦男队一战打了5个小时,随后的国际羽联年会,经委员们投票决定,7分制寿终正寝,比赛重新恢复15分制。 市场需要决定赛制改革 本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半决赛,陈宏逆转丹麦名将盖德,比赛结束已是晚上10时30分,退场的观众在狂热之后已经感到了倦意,一位姓李的观众自称是铁杆球迷,他说:“这算早的,以前在这里看比赛曾看到0时30分,到后来,同来的朋友都睡着了。” “作为观众,我希望比赛能够更紧凑一点,起码不要拖到半夜。至于改成每球得分制以后,我想对我们观众是一种体贴,我再喜欢羽毛球,也很难一下子看五六个小时的比赛。” 负责转播这次羽毛球公开赛的一位电视摄像记者也说:“最头疼就是羽毛球转播,根本没有固定的结束时间。比如足球基本是一个半小时,篮球最多也就两个半小时,就是羽毛球,一转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因此,从市场及传播角度来看,羽毛球赛制必改无疑———没有观众、赞助商和推广商愿意忍受长达数小时之久的赛事。 中国队混双兼男双主教练陈兴东认为,赛制改革确实可以缩短比赛时间,这对羽毛球的发展是好事。“我们教练组在十运会期间采用21分制计时,发现一场实力接近的比赛能少用1/3的时间。其实单打比赛的每球得分好办,就是对双打影响比较大,因为牵扯到发球队员要不要换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战术方面必须进行调整。” 而中国羽毛球界之所以对新规则存在疑问,还因为采用21分制并不会将所有比赛时间缩短。“通过我们队里的计算,改成21分制对其他几个单项来说确实节省了差不多1/3的时间,但对现行11分制的女单比赛来说就不一样了。”中国队女单主教练唐学华说,“比如十运会蒋燕皎对龚睿那那场球,我算过,其实21分和11分用时差不多。更何况如果是水平相差比较多的选手比赛,现在水平高的队员打11分就能过关,但变成21分以后她就要打21个,所以反而有可能拉长比赛时间。” 中国队内有反对有支持 其实比赛时间长短根本不是中国羽毛球队考虑的第一要素,教练和运动员思考最多的就是赛制改革之后会不会影响自身成绩。 乒羽中心副主任、国家队总教练李永波说:“赞成不赞成赛制改革都是个人意见,但是到时候如果观众不接受,国际羽联还要把赛制改回来。只不过改制之后影响是肯定存在的,打法要调整,技战术要改变,运动员也要重新花时间去适应,所以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国家占到便宜。” 但无论意见如何,羽毛球赛制改革势在必行,就如当初乒乓球赛制改革一样,而这也是羽毛球项目继续保留奥运会资格的必由之路。 2000年中国乒乓球队在悉尼奥运会上包揽男女4枚金牌,国际乒联终于在2002年决定,将乒乓球直径增大至40毫米,并实行11分制、“发球无遮挡”等新规则。当时中国乒乓球界也是反对声一片,担心就此丢掉强国地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中国乒乓球并未因此受到多大损失———2004年奥运会除了男单金牌失手外,其余金牌仍属中国。 有乒乓球这样的例子在前,中国羽毛球队完全不必杞人忧天,担心自己失去强国优势。据记者在这次中国公开赛中的了解,大部分运动员对赛制的改革持欢迎态度。“多少分并不是主要问题。”夏煊泽说,“关键还是看实力,最终肯定还是实力强的拿冠军。” 林丹也说:“现行的发球得分制要求羽毛球运动员有非常好的体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运动员对技术和提高得分能力的重视。而21分每球得分制,应该会使羽毛球比赛更具悬念。” 本报广州11月13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郭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