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游泳> 正文 

三大悬念待跳水队破解 胡佳填补后田亮时代空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0:06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雅典奥运会上的6枚金牌对于中国跳水队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又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高手云集的蒙特利尔,中国“梦之队”能否超越雅典奥运将是国人最为关心的一个焦点。然而奥运会后跳水军团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给这支不败之师的前景多少蒙上了一丝阴影,田亮的离队、彭勃的伤病严重影响训练、女子10米跳台换上了新人贾童和袁培琳,这三个悬念将在蒙特利尔赛场上一一解开。 没有田亮胡佳能否顺利接班? 田亮被跳水队开除无疑是奥运会后中国体坛的一个爆炸性新闻!虽然近年来男子10米台的王位也曾几度失守,但“跳台
王子”田亮的胜率最高;虽然雅典奥运会上的金牌得主是胡佳,但在这个项目上,田亮的威慑力无人可比,外国选手把他看作是中国跳水的一面旗帜。

  当田亮不在中国跳水队之列、不出征世锦赛;卫冕冠军、加拿大的德斯帕蒂因伤不参加跳台,只专攻1米板和3米板;澳大利亚的奥运会亚军得主赫尔姆为了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放弃本次世锦赛后,实际上男子10米台中国队员已经没有特别强大的对手,已成为胡佳和杨景辉“二人转”的舞台。他俩谁能在“群龙无首”的恶战中取胜,也许谁就能继承田亮留下的“王子头衔”。

  胡佳在悉尼奥运会时就名列亚军,还赢得了2004年的重头戏———雅典奥运会冠军,但他在这前后的表现不够抢眼,没有达到独当一面、让人放心的程度。在今年珠海、加拿大和美国站比赛中,他没能问鼎单人项目的桂冠。但愿到世锦赛,他能够调整出奥运会时的巅峰状态,给对手一个有说服力的表现,填补“后田亮时代”的空白,奠定自己的至尊地位。

  以前和田亮配对的杨景辉如今能够“单飞”了,有实力,但缺乏亮点表现,在今年一系列的大奖赛中没能抓住机会。也许是因为他比较“贪心”,板台兼顾让他一时难以在训练中找到平衡点。世锦赛他将回归跳台,力争展示自己。 久疏战阵彭勃能否再创奇迹? 3米板是个充满意外和惊喜的项目,由于竞争对手人数众多,实力强劲,没有人能被称之为“常胜将军”。

  近年来,中国跳水队一直由“四大天王”把守这个项目,包括彭勃、王天凌、王峰、王克楠,但只有彭勃一人“功德圆满”,以无懈可击的表现问鼎雅典奥运会金牌。然而,蒙特利尔是彭勃今年的第一次比赛,之前他因为常年的肩部、腰部和脚腕伤势,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打算参加5月初的加拿大、美国站大奖赛,却在出发前连续几天发烧,根本没法成行。饱受伤病困扰、一直“闭门造车”的彭勃能否在世锦赛上再次称王,这是个疑问。和彭勃一起捍卫3米板荣誉的是他的小师弟何冲,同在刘恒林教练门下的何冲曾在3月的马德里大奖赛上击败了偶像萨乌丁。

  卫冕冠军多布罗斯科克在2003年世锦赛上表现神勇,一举拿下单人和双人3米板金牌,可在这之后的比赛中,他一蹶不振。德斯帕蒂是个天才型选手,板台兼攻,但是他在今年的一次国内比赛中,出现了脚碰到跳台的小事故,后来再没参加跳台比赛,只攻3米板。他的特点是有难度、有质量,而且刚刚20岁,前途光明。对彭勃和何冲来说,在通往3米板冠军的道路上充满了崎岖和挑战,他俩一步都不能走错。 女子跳台新人能否一炮走红? 女子10米台曾经是中国跳水队最值得骄傲的项目,然而悉尼奥运会上,原本是双保险”的李娜和桑雪同时“失灵”错失金牌。雅典奥运会,女台也只保住了双人10米台的胜利。

  雅典奥运会之后,女台的人选问题再次摆上桌面,李婷转向跳板、劳丽诗暂时在省队训练。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国跳水队开始广泛培养、重点锻炼。于是,2005年的国际游联跳水大奖赛新人轮番上阵,李婷、贾东瑾、陈妮、贾童、梁佩玲、李娜、蒋李双、赵沁心。最后入围世锦赛的是贾童和上半年没有经受大赛考验的袁培琳。

  中国女台选手已经为这一点付出了代价。15岁的贾童是今年经受锻炼最多的新人之一,共参加了6次大赛,单双人的金牌收获了不少,被称之为“走到哪里都有希望拿冠军”的人。而14岁的袁培琳是首次亮相国际比赛,但也是全国冠军。

  卫冕冠军艾米莉、澳大利亚的奥运金牌和铜牌选手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都参加过两届奥运会和诸多国际比赛;贾童和袁培琳的优势在于年轻,有冲击力。不知这两位小将能否承担夺回女台江山的重任。(来源:南京晨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跳水队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