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伦敦靠啥赢得奥运 爆炸袭击令人对伦敦安保心生疑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1:09 人民网-环球时报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吴平 本报驻英国特派记者 施晓慧

  7月6日,伦敦市民欢呼雀跃。

  第一轮,莫斯科出局;第二轮,纽约落马;第三轮,马德里淡出。正如人们事前预料的那样,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争夺,最终演变成了巴黎和伦敦之间的较量。然而“比赛
”的结果又使无数预言家大跌眼镜,伦敦,而不是一直领跑的巴黎,笑到了最后。

  赢在冲刺阶段

  英国时间7月6日中午12时48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伦敦获得了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时,英国首相布莱尔甚至无法直面电视直播。他出去散步以缓解紧张的情绪。3天前,当他飞抵新加坡为伦敦申奥进行最后的斡旋时,他觉得伦敦胜出的希望并不大。事实证明,布莱尔的游说成效显著;英国传媒普遍认为,伦敦在最后一轮胜出的关键在于争取到了原本投向马德里的选票,而这一点正是布莱尔在新几日斡旋的重点。

  伦敦打动奥委会委员的另一法宝是其出色的最后陈述。伦敦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勋爵以其特有的激情与理智,向世界展示了伦敦人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理解。与巴黎相对保守的申办策略不同,伦敦打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牌”,同时又不忘大讲伦敦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悠久渊源。5个申办城市的最后陈述中,伦敦的“发言”无疑是最成功也是最打动人心的。

  各界名流鼓与呼

  英国首相布莱尔盛赞伦敦奥申委的工作,他认为伦敦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众多种族的人民和平共处以及多种文化和谐共存。此外,伦敦提出的通过奥运会提高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责任感并为他们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事实上,布莱尔的确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就是凭借这次申奥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以及最终战胜巴黎的结果,布莱尔得以从伊拉克战争和援助非洲等事件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走出,重新获得英国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正在新西兰访问的威廉王子说:“我盼望着,我也坚信,伦敦将举办一届极为出色的奥运会。”伦敦市市长利文斯通表示:“今天对英国和英国体育界来说,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日子,我们赢得了体育的最高奖。”伦敦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则说:“我深深陶醉在喜悦中,这一刻属于我们。”他还幽默地表示,尽管他非常想马上参与伦敦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但当务之急是先睡个好觉,“过去的这一年真是好长啊!”

  英格兰国家队队长贝克汉姆说,罗格宣布最后投票结果前,他看到现场报道的各国传媒都把镜头对准了巴黎代表团,那一刻他非常担心伦敦会输。没想到,伦敦“爆冷”获胜,难怪这位英格兰国家队队长要把这一光荣与夺得欧洲杯相提并论。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两年多以前,当伦敦提出角逐2012年奥运之初,英国的民众支持率只有3成。他们自己说,伦敦的环境、交通、体育场馆都不够好。但是两年多来,伦敦不仅画出了2012年的奥运蓝图,奥运办公室的工作已经启动,伦敦东区奥运村和新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已经开工,地铁、机场的改造、扩建工程都已在进行中。

  一个月前,记者应邀到伦敦的奥运办公室听取安全工作的介绍,连技术细节都已设计完备。当记者开玩笑地问,伦敦比巴黎更有希望吗?对方信心十足地说,我们认为希望很大。他告诉记者,英国人对伦敦举办奥运的支持率已经超过85%,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支持率超过92%,这是最大的力量源泉。他们甚至已经在与2008年奥运举办城市北京进行着密切的交流。

  安保工作存在隐患

  就在英国人还沉浸于申奥成功的喜悦中时,7月7日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伦敦发生一连串恐怖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伤亡,所有地铁全部停驶,交通全面瘫痪。

  这一恐怖事件不禁令人对伦敦的安保工作心生忧虑。伦敦是否真能如他们承诺的那样献给世界一届安全和出色的奥运会,这需要伦敦人未来七年的努力。▲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