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女排遭遇成长烦恼 两笔学费交得值吗?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1:48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
世界杯夺冠、奥运会重返巅峰,在这样背景下重新组建的新一届中国女排注定要承载比以往更多的期待,这对中国女排来说有好的一面——更多人的关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对成绩要求更高了。这不,瑞士女排精英赛对意大利、巴西两场“非典型失利”之后,不少媒体和球迷已经对女排的表现发出了疑问,有的矛头甚至已经指向了中国女排的掌门人——陈忠和。那么,对于此次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的表现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呢?
陈忠和的如意算盘 要说女排在比赛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不涉及到陈忠和对组建新一届女排的通盘考虑。像其他队伍一样,奥运夺冠之后的2005年陈忠和在组建新一届女排优先考虑的是队伍新陈代谢。在保持了主攻杨昊、接应周苏红、二传冯坤、自由人张娜、副攻刘亚楠、张萍和伤病恢复中的赵蕊蕊这几员奥运夺冠核心之后,3月份的第一次集训陈忠和一下子招入了10名新人。不过,随着集训结束之后的“性别之战”拉练和宁波、大连两站精英赛的上场安排,陈家军的核心框架依然是杨、周、冯、张、刘、张,新人中仅有马蕴雯占得副攻先机,王一梅和楚金玲轮流打主攻,其他新人基本没有上场的机会。对此陈忠和自己曾经对媒体表示,马、王、楚是他优先锻炼融入队伍的几个,而其他如赵云、王可可、王婷、薛明几个锻炼的时机则要到前面三个人融入体系之后。这一点也从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出场安排得到佐证。 意巴是合格的陪练 这次瑞士女排精英赛之前陈忠和曾表示中国女排参赛的宗旨是:锻炼第一,成绩第二。所谓锻炼当然指的是新人自身能力以及和队伍的磨合,从这点来说这次的意大利和巴西队则成了中国队最合格的陪练——因为在这两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冲击下,新女排的一传不稳、拦网不佳、队员之间默契不够、关键球处理不好、落后以后斗志不强等问题暴露得非常明显。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新老队员的磨合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二传手冯坤与马蕴雯、王一梅和楚金玲之间的配合,陈忠和不惜把赵云钉在板凳上,但是新老队员在默契程度上显然还需要提高,像冯坤和马蕴雯的配合经常会出现踩不上点的情况。而张萍上场之后,中国队在二号位配合的流畅程度明显要好于马蕴雯在场上的时候。 挫折来得正当其时 在瑞士女排精英赛失利之前,正式亮相中新女排保持不败。这让人们对新女排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女排队员们自己反而无形之中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这在中意、中巴之战2∶0领先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负于巴西队无缘冠军之后,陈忠和说“输得真窝囊”固然不假,但他也许要谢谢意大利、巴西队。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给未经历挫折的新女排补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挫折教育。问题暴露并非都是坏事,特别对于刚刚起步的新女排来说,以后历程离不开暴露——解决的轨迹,只有在这之间自己不断地进步,才能再次站在世界之巅。本报记者高华生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不必看重一时胜负 中国女排输几场球,不值得大惊小怪。在练兵之年,中国队应当安下心踏踏实实有针对性地磨合队伍,不要有那种急于证明自身实力,急于“复仇”的心理。过分看重一时的胜负,对长远发展没有好处。 解放日报:心理素质是首要问题 中巴女排决战,在开局阶段看起来似乎毫无悬念。但当中国队在前两局势如破竹时,陷入困境的巴西队不断换上替补,场上出现的是一个杂乱的阵容。其二传的组织、进攻的力度,都远逊于雅典奥运会时的巴西女排。中国女排之所以会被逆转,首先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素以“微笑用兵”著称的陈忠和教练,也忍不住在赛后大光其火,批评球员打得太窝囊。他承认,比赛中新队员不稳定,老队员有想法,皆因心态发生了变化。 新快报:新女排阵痛难免 在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也逐渐进入了人员的调整期,陈忠和在奥运会后乘三大赛轮空年之机对队伍实施手术,队中起用了一批新人。而换血带来的暂时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频繁出现在首发阵容中的王一梅、楚金玲和马蕴雯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这两场输了的比赛中中国队在关键时刻的失误也与她们分不开。这一批人确实不如冯坤、杨昊那一拨赶上了好时候。她们自身条件没那么出色、齐整,但是她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现在去看待这些年轻队员,最重要的是给她们足够的耐心、时间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