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宁波足球之梦破灭 天童明星足球学校关闭内幕(组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5:18 浙江在线
宁波足球之梦破灭天童明星足球学校关闭内幕(组图)
芳草萋萋的足球场

  1998年正式创立的曾被誉为浙江足球第一校,前亚足联副主席陈成达是名誉校长,当时的中国足协副秘书长韩重德是顾问。伍绍祖亲自题写了校名,张吉龙专程视察,并高度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足球,才是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迟尚斌还戏称,5年以后中国足坛,宁波第一,大连第二。

  可谁曾料,6年后却悄无声息关闭了。本刊记者赶赴天童采访时,见到校舍依稀,芳草萋萋,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人面已不知何处去。

  天童明星足球学校曾被誉为浙江足球第一校,这相对于宁波的足球环境来说,非常不容易。

  1998年正式创立的天童足校曾经拥有无数的光环,前亚足联副主席陈成达是名誉校长,当时的中国足协副秘书长韩重德是顾问。伍绍祖亲自题写了校名,张吉龙专程视察,并高度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足球,才是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国内足坛大腕徐根宝和迟尚斌也曾率队前来交流。迟尚斌还戏称,5年以后中国足坛,宁波第一,大连第二。

  忽如一夜春风来,宁波的足球因为天童足校的出现而显现了前所未有生机。对宁波所有爱好足球的人来说,天童足校神圣无比。

  在天童伏虎亭附近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赵大爷告诉记者,当时的那个热闹,有家长送孩子前来踢球的,有孩子自己偷偷跑来的,有前来比赛的,还有前来观看比赛的。人多得几乎可以和天童寺相比了。

  风光似乎就在眼前,时间飞逝到了2005年6月。当记者再次来到天童足校的时候,却发现,青山依旧在,人事已全非。因为在去年下半年,天童足校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关闭了。

  和当初创建时的轰动相比,它的关闭,安静的犹如飞絮入水,毫无波澜。宁波的媒体甚至没有片言只语。

  城堡样的围墙在青山、烈日的衬托下,显的无比的落寞。两块金字招牌也已明显褪色。曾经的教室变成了隆隆的车间,曾经的宿舍变成了工人宿舍。只有墙壁上淡黄色的《学生守则》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就是风光无限的足球学校。

  球场显的很空旷,一间硕大的足球屋竖立在场边,异常的落寞。有两个少年在场上倒脚,砰砰的踢球声在空山中的回荡,很是沉闷。记者上去一问,才知道足校已经成了宁波一乙级队的训练基地。

  原来六个班的48名孩子,已经无影无踪。“都走了,工作的工作,当兵的当兵,回家的回家,都废了。”在学校出租厂房内的一当地工人摇着头说。
宁波足球之梦破灭天童明星足球学校关闭内幕(组图)
  项志和:经营足球咋那么难

  提到天童足校,必然要说到它的创建者———项志和。

  在狭小的宁波足球圈,项志和很有传奇色彩。办企业他白手起家,上世纪90年代初身价已逾千万。而且他是个狂热的球迷,狂热的他还有一个狂热的梦想,要在宁波创建一个中国的“阿贾克斯”。

  为了这个梦,他放弃了红火的事业,带着400多万元资金,一头扎进了深不可测的足球圈。从初衷来看,项志和和中国多数的足校创办者完全不同,因为他不是冲着钱去的。

  但良好的初衷并没有带来完美的结局。

  三年前的盛夏夜,记者曾和项志和在足校的宿舍院子里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光着膀子的他正和几个教练一起喝酒。那时的他还意气风发,大有剑指华山的磅礴。

  可当记者日前再次见到他的时候,老项一脸憔悴,似乎又回复到了商人的本色。“不搞了,中国足球实在没希望,只是亏了这批孩子,还不知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几年时间,投入近千万元的资金,换来的结果是,老项不得不重操旧业。“球不搞了,但还得吃饭啊!”

  记者还想进一步了解项志和收手的真正原因,可老项心冷得根本不想回答。

  倒是有宁波足球圈内人士非常客观地点破了其中原因: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办足校其实也是一项产业。要想办成功一所足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当地要有良好的足球氛围,也就是要有足够多的足球俱乐部,那么你所教的学生才有市场。这在宁波无疑是不具备的。其次是要有足够多的生源,也就是说要有足够多的原料,你才能造出更多的产品。可是在宁波,在首要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足校少年根本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你又怎能指望孩子和家长有多大的热情?

  “足球是项产业,但又和其他的产业有很大区别。光靠一腔热情是根本没办法经营好这项产业的。这从国内俱乐部跑马灯似的换东家就可说明。”该人士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天童足校办校期间,只要碰到资金有困难,项志和就会跑去做生意,然后把赚来的钱再投入到足校去。记者实在敬佩老项的热情,但是,如果一所足校要靠这样来维持,势必难以持久。
宁波足球之梦破灭天童明星足球学校关闭内幕(组图)
曾经的“全家福”

宁波足球之梦破灭天童明星足球学校关闭内幕(组图)
创立时足校正门

  足校之阿喀琉斯脚踵

  1998年,是国内足坛的一道分水岭,从那年开始,国内冒出了数不胜数的足球学校,在2001年,中国国家队冲进世界杯决赛圈之后,更是达到了峰巅。

  但随着中国足球的崩盘,国内足校也开始崩盘。尽管从宏观来看,足校的崩盘是受中国足坛大环境的影响,但实际上,足校是死于自己的“阿喀琉斯脚踵”,简单说,就是足校学生的出路。

  天童足校也一样。

  现年58岁的曹伟潮,天童足校创建时的主教练,项志和的合作伙伴,但没过多久,两人就分道扬镳了。原因老曹没有细说,只是以一句“办校意见有分歧”来解释。

  老曹5岁开始踢球,17岁进浙江省队,23岁进国家二队。上世纪90年代初,回到家乡宁波,天童足校创立时,应邀出任主教练。现为宁波青少年足球队的主教练。

  说到足球学校,老曹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虽说是踢球,但也不能误了孩子前程,在踢球的前提下,文化课也是不可或缺的。“几年前,足球学校盛行遗留的一个后果就是,全国15岁至20岁年龄段的孩子成千上万,可其中能进职业队的、或是进国家队的又有几个。那些成不了职业球员,又没有多少文化的孩子以后靠什么生存?”老曹的话直接点中了足校的命门。

  有数据统计说足校的成才率是5%,而且这个数据还被普遍认为有相当的水分。结合老曹的说法,即使有5%的成才率,还有95%的孩子出路在哪里?

  据记者了解,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之后,有不少宁波足球圈内人士对天童足校的办校方式有了异议。其实这也是国内多数足校存在的通病:管理模式上的偏差,重足球轻文化。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天童足校学生上的文化课只有两门——语文和政治。曾经和天童足校学生一同参加中考的一位球友告诉记者,考试还不到10分钟,这些孩子都出来了,原因很简单,都不会。加上一些教练文化水平也不高——凭经验教学,“小学生教小学生”几乎是国内足校的通病。“在这种形势下,你怎能指望和国际接轨,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即使进不了职业队,也能自食其力呢?那95%孩子的出路在哪里?”该业内人士说。

  此外,据记者了解,在天童足校学习一年,每人的总体费用约在3万元,在成星无望、未来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有哪个家长愿意花这钱。

  宁波足校的未来,官办还是民办?

  天童足校的关闭,给了宁波足球圈人士很多反思,同时也促使足球界人士探索新的办校模式。值得庆幸的是,作为足球贫困区的宁波倒是寻找到了一条探索之路。

  2003开始创建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基地设在华茂外国语学院。

  这支队伍的主要目标就是2006年的省运会,有点类似于国足08之星。和08之星不同的是,这支队伍有更大的伸缩性。因为市体育局在队伍组建之前就考虑到了2006年以后,这批孩子未来的出路。

  当然,办学之初,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曹伟潮给记者讲了一个事实。2003年宁波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开始筹建,他们去招人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均都避之不及。他们反复解释,俱乐部是由市体育局主管,借读在华茂外国语学院,保证踢球、学习两不误。依靠体育局和华茂两块牌子,才总算招齐了人。

  球队主教练曹伟潮告诉记者,借助华茂外国语学院强有力的教育力量,球队实行三集中制,即集中训练,集中生活,集中学习。在没有比赛任务的情况下,这些孩子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对半开。“我可以绝对负责地说,15名孩子中,除了极个别队员,绝大多数孩子的成绩完全能够达到中考分数线。”曹教练说。

  老曹说,作为基层教练,你必须教会让孩子用两条腿走路。这样才可以让有潜力的孩子走上球星之路,让更多的孩子放弃足球后也能通过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未来。“什么都能废,可不能废了孩子。”

  张清威,16岁,慈溪人。球队的绝对主力,学习成绩也不错。当记者让其在学习和踢球两者之间选择一样时,小伙子有些腼腆地说,如果足球有希望,当然不会放弃,但学习也一样重要,万一以后进不了职业队,心里也不慌。

  宁波足校的未来在哪里?官办,无疑是不现实的,民办,也不现实。在民间办足校失败的现实下,宁波探索的这条官民结合道路,效果如何,我们还不能定论,但从目前来看,应该有相当的市场。因为无论是这些孩子还是孩子的家长都在举双手欢迎

  来源:

  鄞州日报 作者: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