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迪曼杯明天将拉开战幕 宣传造势远不如世乒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4:50 燕赵都市报 | ||||||||
从上海到北京,从第48届世乒赛到第9届苏迪曼杯,仅仅12个小时,记者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落差。上海世乒赛为北京奥运树立了榜样,而北京苏迪曼杯却又用什么来回应? 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明天将在首都体育馆拉开战幕,但尽管距离比赛只有一天时间,可赛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却似乎并不着急。在北京的街头,没有看到苏迪曼的广告,甚至在首都体育馆附近都难觅踪迹。这样的势头不及去年底在广州进行的中国羽毛球公开
甚至连最基本的冠名赞助也让主办方伤透了脑筋,直到本月初,他们才终于得到一家国内体育用品公司正式冠名。 而早在一年前,上海就已经开始为世乒赛造势了。尽管适逢五一黄金周,但上海从机场到街头,仍是满眼的世乒赛巨幅广告,而不是旅游消费广告。围绕着世乒赛,上海还组织了持续将近一年的各种活动。赞助世乒赛的商家多达20多家,世乒赛成为了各商家的战场。 无论是运动员接待,还是记者接待,苏迪曼杯更是比世乒赛逊色不少。 在上海,各国运动员的吃穿住行也得到了组委会的悉心照顾。世乒赛组委会将中国队安排在了每天近千元的宾馆,而其他参赛队也享受了四星级的接待,各宾馆光是为运动员准备的不同口味的菜单就达到5套。而一些非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代表队,更是享受了世乒赛组委会报销免费来回机票的待遇。 相比之下,苏迪曼杯的运动员接待显得“寒酸”了许多。中国队住在了档次并不是很高的首体宾馆,有些参赛队伍甚至被安排在了根本没有星级的旅馆。 记者的工作环境也迥然不同。世乒赛新闻中心为报道记者了准备了400个工作席位,文字记者看台都配备电脑桌。而苏杯新闻中心,只有简单的几十个工作席,而文字记者要想写稿,只能将笔记本电脑抱在膝盖上了。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王伟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