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从“海外兵团”到“海外使团”--十年球员流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9:23 乒乓世界

  樊建欣十年:从女孩到女人--一个中国人在日本

  1993年5月20日,瑞典哥德堡,随着邓亚萍和乔红在第42届世乒赛的女单比赛中相继失手于代表新加坡和德国参赛的井浚泓和施捷后,“海外兵团”一词在媒体中的使用率达到了极致。如此余波一直未平,从1995年到2005年,几代乒乓球选手从不同的角度为“乒乓长城”诠释了新的内涵。

  中国优秀乒乓球选手的对外流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1978年,前国手刁文元被国家体委公派到意大利执教,1980年,前世界冠军梁戈亮被公派到德国,合同为期两年。1985年,梁戈亮以自费公派的途径再度赴德。此后,在海外谋生的乒乓球运动员开始逐渐形成“兵团”规模,而出国的途径,或公派或自费,也有公派自费的。当时的“海外兵团”主要由三种人组成:前世界冠军,进过国家队但没有拿过世界冠军以及各省市队的专业球员。

  观察1995年到2005年海外兵团的人员组成,年轻化的趋势显而易见。毫无疑问,在这十年中,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许不用出国打球就能有份较为满意的收入;43届世乒赛打翻身仗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认知度随之提高;中国乒乓球的各级赛事体制不断完善,许多省队队员和退役国手不用走出国门也能以打球为生。另一方面,中国运动员的教练和父母,包括运动员自己,在观念上有了一个大的改观——以前是我打球就要进国家队,进不了国家队在省队打不动了再考虑出国;现在是先在国内打基础,如果确实竞争激烈晋级希望不大,还不如早出去,国外的机会更多。李佳薇目前是“海外兵团”女选手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可如果当初选择继续留在拥有张怡宁、郭焱等诸多好手的北京队,她未必能有机会闯出今天的成绩,刘佳、苗苗等均是如此。

  根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时,乒乓球“海外兵团”已达到220余人,其中前世界冠军就有21人左右,约占10%。经过了中国乒乓球的十年辉煌后,中国选手,尤其是中国女选手在海外打球的人数大为增加,既有高军这样的老世界冠军,又不乏李佳薇这样的新生代,无论增幅还是威胁都远远超过了男选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男子乒坛技术发展更快,仅靠国内攒下的“老本”很难立足;二是因为欧洲乒坛“重男轻女”,中国女线的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遥遥领先。

  从来源看,河北、江苏、北京、辽宁、广东等乒乓球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正是“海外兵团”的主要发源地。从流向看,那些乒乓球职业联赛较为完善或是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华人众多的国家和地区,最受“海外兵团”青睐。以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为例,由于两国的俱乐部联赛搞得最好,球员的收入也最为可观。所以,德国女队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拥有了何千红、施捷、田静三位削球高手,给中国队在历次大赛中制造了不少麻烦。而日本男女队也分别依靠老将韦晴光、樊建欣和李隽的出色发挥在45届、46届世乒赛上先后夺得奖牌。

  十年沧桑,峰回路转,走出国门打乒乓的这些人,在背井离乡的孤独无奈中,在一只球拍走天下的艰辛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成为国际赛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1995年43届世乒赛,“海外兵团”在男、女单32强中分别占得3席和9席;2004年雅典奥运会32强,更是各占6席和11席。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人才的自然流动表示了理解,某种程度上,“海外兵团”已不再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特定称谓。如今,我们或许称他们为“海外使团”更为恰当。

  “没明星就等于没卖点,而我们高水平的球员走出去,就是为其它国家和地区送去了明星,激发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从而带动当地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海外兵团’为整个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而且‘海外兵团’也有帮我们忙的时候,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的卫冕冠军瓦尔德内尔是中国男队夺冠路上的最大障碍,他却被加拿大选手黄文冠挡在了八强之外。”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说。他还提起了1991千叶世乒赛,那是中国男团成绩最差的一次,仅列第七。“看着中国人王大勇作为比利时队教练登上了男团季军的领奖台,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这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工作没做好,人才没用好,别人的成功反倒成了对我们的鞭策。”在徐寅生看来,在远不及国内的训练条件下,“海外兵团”们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这就更不容易了。

  在“海外兵团”成员中,陈静和韦晴光是唯一两位获得了奥运会冠军还选择出国打球,与中国队队员在大赛上屡次交锋的人。而陈静的情况更特殊,她代表中国台北队5次参加世乒赛,2次参加奥运会,共获得奥运会单打银牌、铜牌各一枚,世乒赛女团、女单银牌各一枚。从实力基础来看,陈静就比其他人强一块;从外在条件而言,中国台北方面为了能在奥运会上依靠陈静获得金牌,许下了天价的奖金,提供了最完备的训练条件,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前,中国台北队邀请前全国冠军(孔令辉的现任主管教练)肖战长时间地陪陈静练球,在打法上为其寻找新的突破点。“陈静的个性和一般女孩子不同,她很有韧劲,做事有主见,尤其是目的性非常明确。”肖战曾这样告诉记者。在悉尼奥运会上,当陈静获得了一枚女单铜牌后,她成为华人乒乓球运动员中唯一三次参加奥运会,唯一拿满金、银、铜牌的女子选手。

  如果说“海外兵团”本身是一部乒乓球传奇的话,那么陈静就是传奇中的传奇。(本刊记者 宋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十年新闻

 

评论】【乒羽世界】【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