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球幕后十年之体校总教练甄九祥:流动的什刹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8:34 乒乓世界 | ||||||||
甄九祥:北京什刹海体校乒乓球队总教练 自1995年到现在,中国乒乓球队走过了成绩最辉煌的10年,我们基层也经历了开阔眼界、适应市场要求的过程。 乒乓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基层领导都非常重视。就什刹海体校而言,乒乓球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观念和体制上的转变。这也不是个人的变化,而是上上下下整体适应潮流发展需要的转变。首先,体育局出台一些政策,比如过去北京市的比赛,必须拿北京市户口才有资格参加,从三年前开始,为了给外地孩子创造公平竞争的机遇,允许他们参赛,允许将他们纳入北京的输送计划,与北京孩子分享同等待遇,这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政策,对我们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起了很大作用。这说起来虽然轻松,但实际上是观念、体制的巨大转变。过去,是业余体校、专业体校、省市队逐级向上的单向输送渠道,每年各级都有一定的输送指标,专业体校只是为业余体校完成输送任务。现在放开之后,专业体校吸引人才的渠道多了,对业余体校也是一种促进,有时区体校完成不了输送指标,一开始大家有怨气,但现在大家也都接受了这种人才流动的大趋势。 有了引进人才的政策保证,留住人才是关键。过去的体制下,运动员的培养全靠国家,现在家长们也意识到,对孩子培养的前期投入是应该的、正常的。而这些人的流动性最强,最讲实惠,哪里训练好就去哪里,通过训练提高了孩子的技术水平,家长的钱才花得值,孩子才留得住。这就逼着我们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一方面硬件设施要保证,更重要的是训练要保证。世界乒乓球的发展趋势,不单单比技能,实际上是在比综合素质,包括技术、战术、意志、心理、头脑,是一种全面的对抗,这也对我们基层教练自身的素质和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基层教练从训练理念上有大变化、大更新,把运动员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到与技战术、体能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体校是人才流水线的基础,要培养世界冠军、顶尖人才,就要全面打好基础。 文化学习,正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但在过去,训练、学习两张皮,互相扯,非常矛盾。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综合素质,实际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些年,什刹海体校一直与专门的文化课小学保持良好关系,我们教练经常到小学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国比赛时,我们也把文化老师专程请去,让他们亲身体验孩子们在赛场上的刻苦、拼搏精神。老师在回来的火车上就感慨,过去看到更多的是孩子们调皮、坐不住,看过比赛之后,觉得这些孩子真不容易,真可爱,无形中贴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牺牲业余时间、不计报酬给孩子们补课,自觉投入到我们这个团体中来,也拉近了我们与文化学校的关系。 “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在“走出去”。这些年,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市场开放,什刹海体校的外事接待越来越多,以去年为例,就接待了9个国家、近60多个队员来训练,这里的氛围和条件让他们感觉非常好,像芬兰、挪威、瑞典等乒乓强国已成为学校的“老顾客”,回头率很高。另一方面,学校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近10年来,就我个人而言,几乎年年都有出国讲学交流的机会。这说明我们什刹海体校在业务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家才聘请你;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出去以后,对我开阔视野非常有帮助,看的多了,也促进了我对乒乓球发展的进一步理解、认识。无形之中,人的境界也在提高,过去,我更多从小单位、小团体、个人角度考虑,“我要有成绩,我要怎么怎么”,而现在,发自内心的想帮助更多队员进步,把队员照顾好、培养好,为国家的乒乓球事业作点贡献,义不容辞。 从1995年到现在,我一直在教练岗位上工作,校领导接触了几任,同事也换了几轮,自己也曾有机会“高升”,但我没这种愿望,就希望踏踏实实做点工作,把业务搞好。打年轻起,我几乎干了一辈子教练,也不想换了,只想把自己积累这么多年的经验更好地发挥出来。10年下来,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老教练,56岁了,有时也想“还能干几年”。但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只要做一天教练,就要尽心尽力去教孩子,尽力把他培养出来,至于孩子能否成才,制约因素太多了。我不敢说我有多高的境界,只希望别人不会指着我的脊梁骨说:“都是教练没把孩子带好”。我希望利用有生之年,再做点什么,不辜负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条件。 这10年,也是我得到荣誉最多的10年,北京市的、体委的、北京市乒协的,乒乓球队成立50周年的贡献奖、乒乓球全国“十佳”教练等等。10年前,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获得这么多荣誉,我觉得比我更努力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没有我这样的机遇,但他们仍然默默地在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着贡献。所以我觉得,荣誉多了,更是一种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