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美女搅动棋坛春水 围甲求变尚需时间考证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9:38 《足球·劲体育》 | ||||||||
引子 4月14日,国际象棋世界女子明星赛在泉城济南开战。参赛的诸宸等12名中外棋坛佳丽除了年仅11岁的中国天才少女侯逸凡外,个个形象气质俱佳,为将于20日开打的首届“火炬房地产杯”中国国际象棋联赛增添无限亮色。由美女棋手打头的国象联赛一时之间声势在有七年历史的围棋联赛和三年历史的象棋联赛之上。中国三大棋由此将全面进入联赛时代,
围甲——端稳了,别砸啰! 特约记者贾知若报道 中国围棋应该记住“江铃”这两个字——一家实力并不算“强横”的企业,在1999年拿出了160万元,成为围棋天地里职业化联赛的“吃螃蟹者”。围甲是按着足球甲A的模式来打造的,160万,即使在当时,基本上也就约等于一支甲A球队一两场关键赛事的奖金额度。 牙牙学语的围甲,最终成为“三棋”的老大,这个老大甚至引来了国际性的关注和参与,君不见,那么多韩国和日本的高手们都前来淘金吗?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本赛季作为贵州咳速停队特邀棋手的李世石九段,他连价钱都不那么在乎了,傲骨天成的“不败少年”去年输得要流泪,这个赛季,只下四盘棋的他是来雪耻的! 当一个韩国的世界冠军棋手,将一时荣辱系于中国的围甲联赛,这个联赛的影响力得到了一个旁证。 而作为中国围棋在冲击世界冠军“不应期”里的唯一精神寄托,围甲和盛产另类新闻的围乙如何走下去?是个很有味道的话题。 韩国围棋联赛近年的崛起,对中国围甲来说不一定是好消息。一方面,韩国人的效仿足以证明我们当年推出围甲联赛是把握了历史先机的,另一方面,奖金已经提高到15亿韩币,赛制模仿棒球联赛的韩国围棋联赛,将来会不会后来居上?类似的担心,在1989年应氏杯决赛之前,曾被认为是杞人忧天…… 围甲求变的欲望看上去很强烈,前段时间,就传出首轮赛会制比赛要分成六天完成的消息,说实话,那样的变化有点过了。远的不说,就说围甲的“偶像”足球联赛吧——也没听说意甲和英超为达到最高效益的宣传力度,要分断成六七节进行的事啊! 今年的围甲联赛放在周六进行,这是否合适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主将制”却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变化,虽然这对传统弱旅们来说,相当于釜底抽薪,不过,围甲历来平局泛滥,却是最需要改变的陋习。 围甲是个宝贝,对职业棋手们来说尤其如此。圈内人都知道,国内品种繁多的头衔战,事实上是为寥寥数人举办的,真正能使大多数一线中坚棋手能丰衣足食的,还得算围甲。如果说个人赛、段位赛满足了绝大多数职业棋手的比赛需求,围甲则盘活了职业圈,而且,如今已成为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古力、孔杰们,没一个不感谢围甲联赛的。 围甲还重新划分了中国围棋的版图。以往的团体赛,无人能攫上海队锋芒,而一旦进入职业化,引进了转会和商借机制,西部围棋突飞猛进,重庆建设摩托队更是打破了陈寂,他们前五届联赛的连霸势头,据说居然引起了某些人士的“担忧”……围甲七年,中国棋手夺取世界冠军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中国围棋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中国围棋的市场正在全面开启,是铁的事实。 围棋联赛也是有教训的,比如“围乙假棋事件”和“信联风波”,阵痛感至今未退。 围甲这个金饭碗,现在端起来不那么烫了——端稳了,别砸了!——在韩国围联赛紧追不舍的时候,也许围甲还需要听一听类似的唠叨。 国象:先声夺人唯有佳丽 特约记者李展奋报道 将于20日正式开始的国象联赛共有19支队为争夺6个甲级队名额而展开厮杀,后者方能进入定于8月举行的首届国象甲级队主客场联赛。前6名将分列奖励10万、6万、5万、4万、3万和2万元;总奖金额30万元。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说:“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三项棋联赛全部走上市场,这当然会给主办方中国棋院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我们会全力支持搞好国象联赛。” 国象联赛酝酿已久,早在2002年8月份左右,经一位地方队领队牵线搭桥,浙江一家企业已有意冠名赞助。国象部也对这个联赛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每支参赛队由4男1女棋手组成比较好,因为国象拥有谢军、诸宸、许昱华等世界级女明星。可以想象一下,一旦这个联赛树起大旗后,决不会缺乏明星效应。但由于种种原因,本想赞助这个联赛的那家企业罢手了,从而失去了一次机遇。 同时,棋界内部对要不要马上搞这个联赛,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其中一种看法是,国象历来走的是一条“英雄创造历史”的道路,也就是靠男女棋手在世界大赛上打出一系列优异成绩来吸引更多的眼球。现在,国内国象人口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下棋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一代,所以还要靠“英雄创造历史”来进一步培育这个市场,不妨先多搞一些传统杯赛。国象全国联赛这件事,暂时搁一搁也无碍。 国象联赛“有心栽花而花不发”,象甲联赛“无心插柳柳成行”,于2003年捷足先登搞起来了。而在此之前,国象专业棋手由于现实待遇问题,前世界奥赛冠军队主力王蕾,年纪轻轻已退役到上海浦东开发银行工作。中国女队主教练张伟达对此非常惋惜地说:“王蕾这个女孩子,至少还可在一线下十年棋。” 虽说国象联赛即将面世,但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首当其冲的是各地方队的经费问题,现在劲旅广东队拍买冠名暂时没有下家,上海队也只有20万元的赞助费等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此外,多数地方队是业余或半业余性质的俱乐部队,直属各地方体育局的专业队,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江苏等队。如果业余性质的俱乐部队参赛,由于这些俱乐部的棋手,多数是平时需要到学校上课的学生,能不能持续参加赛期长达半年的主客场联赛,其中变数自然比较大。 因此,如何组织棋手有保障、赞助有保证的10支队参加联赛,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想法,一是各地方队男女混合组队,由三男二女棋手参赛;二是邀请外援参加;三是暂时不搞降级。叶江川对此坦言:“举办国象联赛的外部条件确实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我们要去创造条件,再等待下去,是等待不来市场的。” 不过,国象属于“贵族运动”,从这个项目在欧美各国非常普及和流行的程度看,只要运作得好,中国国象市场潜力将非常之大,因为爱好者主要是年轻人和白领阶层。另外,国象也具备围棋和象棋没所有的优势,如果能吸引众多潜在的欧美外援,中国国象的发展无疑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象甲:市场的大门半开半掩 特约记者贾知若报道 中国象棋孤独着,用“司令”胡荣华的话来说,中国象棋有点像中国乒乓球,放眼世界,优势明显,但正因为缺少竞争,“大家都提不起兴趣来”。 象甲三年了,市场的大门一直半开半掩。“拿世界冠军比拿全国冠军容易得多!”——这是中国象棋界的定律,楚河汉界,因此孤独得一无所有:就在今年象甲联赛开幕之后,还有不在少数的地方俱乐部苦为无米之炊。赞助额度的对比也传统化了——广东王老吉队和上海金外滩队最宽裕,其他各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远不能与围甲相比,困惑中的象甲却拥有最大规模的爱好者,胡荣华就多次表示:“中国13亿人,据说会下象棋的超过1亿,这是一个大市场,如果能开发好,本身就不错了!” 象甲有美好的前景,但现在,它只有孤独前行,带着一身现实的烦恼。四川象棋队教练蒋全胜有点搞不懂了——这情形有点像七八年前在成都棋园卖茶的一位老员工:当时柳大华抵蓉下车轮战指导棋,棋迷们要看可以,买杯两三块钱的花茶,一茶一座天经地义吧?呵呵,结果还有棋迷当场跟这位员工吵起架来,目的只有一个——我要看棋,而且绝不花钱! “棋城”尚且如此,其他城市的象棋市场也就可想而知。大师蒋全胜这次也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象甲联赛毕竟已三年,2003年,川军初入象甲联赛,找到一家赞助商,赞助额度大约为20万人民币左右,当时是14支棋队下单循环,现在象甲改变了:12支队下主客场,场次显然增多,地方俱乐部参赛的成本自然也增加,蒋大师遂制订了一份要求赞助额为50万元的招商书,结果,接触了10几家企业之后,直到象甲联赛13日下完第二轮,新“东家”还没找到。 目前,川军已经将身价自削为30万元,据蒋全胜介绍,加上象棋协会赛季末发给各地方棋队的4万元,棋队基本上就是成本运转。他甚至有点佩服一家早早拉到20万赞助经费的象甲队伍,“人家定位比较准,要是我们早一点把门槛降低,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紧张了!”和川军相似的象甲队伍现在还有一支,那是沈阳队,他们前两轮战绩彪炳,两连胜,不过战绩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据悉,其他的象甲参赛队除粤沪两军外,虽然有了赞助商,还是面临为钱所困的境地,坐火车去客场下棋,对不少棋队来说是必须的。 前段时间,象棋界有场有名的“吕钦拒赛风波”,由于对主办单位不包参赛棋手的路费和食宿费用,吕大师愤而拒赛——丢不起这个人哪!日前,身为吕钦队友同时私交也不错的许银川接受采访时表示:“象棋人是靠比赛吃饭的,吕钦不来是为了争取棋手的利益,也是个性的体现,包括我在内的成名的棋手都是有个性的,没个性也不会把棋下出来。象棋的环境跟围棋是没法比,因为围棋有很多韩日的公司赞助,经济实力很强,象棋只是国内的企业来搞。但跟其他运动项目比,我们的条件算好的了,我们有象甲联赛,有五羊杯、银荔杯,赞助象棋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总的收入情况还可以。” 许银川的心态还算好,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中国象棋界水平最高的棋手之一,他所在的广东省也是中国象棋市场最好的地区。 郁闷之下,棋界中人也在找原因、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