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蕴雯成新亮点 正选阵容仍是谜--从性别大战看女排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0:27 解放日报 | ||||||||
接连六场“性别大战”,把球迷的视线再度引向中国女排。 马蕴雯成为新亮点 在六场比赛中,二传冯坤、副攻刘亚男、接应二传周苏红和自由人张娜的表现,看来已经得到陈忠和主教练的首肯。这四位老将,必将是新一届中国女排的核心。
替补阵容中基本都是首次入选国家队的小将,“性别大战”给了这些新人崭露头角的机会,上海姑娘马蕴雯是最大的亮点。 在刚开始的两场比赛中,马蕴雯都作为替补选手在后三局出场。由于马蕴雯出色的表现,陈忠和从第三场比赛开始,连续三场将她列入主力阵容。马蕴雯不负众望,打出了一些漂亮的背飞进攻和拦网防守。 在中国女排的新阵容中,副攻手多达八人,竞争最为激烈。如今,与原先呼声较高的新人薛明、罗瑜相比,马蕴雯似乎呈现出了后来居上的态势。 正选阵容还是个谜 不过,要断定马蕴雯会成为正选队员,看来为时尚早。马蕴雯年仅17岁,技术尚嫌稚嫩,基本功还不够扎实。不少行家认为,让马蕴雯在上海队再练一两年,可能比现在就进国家队更有利。 陈忠和对马蕴雯的赞扬,可能也不过是鼓励一下而已。谁能入选12人的正选阵容,现在确实还是个谜。在副攻位置上,马蕴雯、薛明和罗瑜之间,只能三取其一。至于接应二传,从副攻“改行”的王可可和王婷,在这次比赛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她们不但缺乏后排进攻的“撒手锏”,前排进攻的意识和跑动路线也有待提高。她俩现在更像是快攻手,而不是主要得分手。有行家甚至认为,不排除陈忠和重新物色接应二传的可能。 大强度训练的质疑 在六天里辗转五地,接连参加六场比赛,中国女排的“南国拉练”强度可想而知。况且,这是在经过了郴州38天的集训之后。 或许,这种高强度的疲劳式拉练,正是陈忠和推崇的训练模式。也不可否认,陈忠和的这种带教方法在雅典奥运会上有过收获。但是,大强度的训练也带来了伤病增加的负面效应。今年是中国女排的调整年,假如不能及时养好队员的伤病,必定会给来年的世界大赛留下隐患。 本报记者 程康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