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丁俊晖冠军撞醒中国台球 保护这块宝斯诺克赶超乒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4:21 精品购物指南

  你看台球了吗?从丁俊晖夺冠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接连不断地接到电话,开场白或者结束语中,朋友们总忘不了把这句话加上,传递着一个中国英雄诞生后的喜悦之情。

  所有人都相信,拿一个冠军是能让中国台球运动复活的。冠军丁俊晖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我们也是。

  说一句话 更累也是为台球

  当宝贝自然好,但当宝贝也必须付出代价。

  “累,接受采访比打球还累。”

  一顿饭的工夫,除了点头、摇头,这是小晖说的惟一一句话。

  的确,赛后两天,接受30余个专访,沈冰、王志……单是中央台的栏目就有十余家前来做专访,而且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对于一个刚满18岁的男孩来说,上镜已经成了一种折磨。但利用这个时机做台球运动的推广是最好的,为了让台球运动的影响更大一些,丁俊晖必须一次次的重复,一次次的超越无数人设下的斯诺克(台球术语,障碍)。为了满足新闻单位采访的要求,丁俊晖推迟了回广东训练的计划,而且一拖再拖。

  做台球的人都有一个梦想,让中国的台球热重回上世纪90年代,让健康文明的台球运动遍布大街小巷。在那个年代,把戴维斯请到中国,看瓦塔纳对庞卫国打出147满分,并奖励瓦塔纳2000英镑,每一个让上世纪台球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几乎都出自甘连舫的手笔。近年来,中国台球排名赛的冠名赞助商也都是星牌,这是甘连舫的功劳,也是中国台球运动的悲哀,因为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涉足到台球比赛的赞助中来。

  “也许这次比赛之后,会有其他一些企业的赞助了吧,毕竟这次比赛的转播,央视的收视人群达到了1亿!这是自女排奥运夺冠后的最高收视率啊!”甘连舫感慨道。

  吃一顿饭 为了保护这块宝

  饭桌上的小晖吃得很专注,鸡块、毛肚儿,几筷子青菜,杯中的酸奶总是满的,服务生不时过来替他满上。爸爸老丁和干爹甘连舫一边吃饭一起商量着下面的采访计划,家人的聚会自然而然成了一顿工作餐。

  小晖在旁边听着,不时地点点头,但始终一言不发。这两天,这个不善言辞的孩子说的话已经够多的了,午饭前,他接受的是以问题刁钻、平视采访对象著称的王志的《面对面》专访。

  “他现在长大了,好多了。2002年打亚运会拿了冠军回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只说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知道、不知道。”爸爸老丁怜爱地看着儿子。

  “但还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技巧。下次再有人问你,你打球是不是为了钱,你就告诉他,你首先要打好球,为国争光,球打好了,自然而然也不用再考虑钱的问题了。”甘连舫接着说。

  作为一个职业球员,打球挣钱天经地义。但作为星牌的签约球员,有充足比赛经费的丁俊晖打球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奖金,而是冠军、积分、世界前16。而且,在本土拿到世界冠军后,丁俊晖就开始被“钱”追逐。一些有国际知名背景的经纪人公司主动找到丁家联系,几份广告合同也放在了丁家的大门口。甘连舫的下一个任务就是替小晖找到一个适合他的经纪人公司,负责小晖的商务推广。

  但对于目前的商业推广和广告,甘连舫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奥运冠军回国后的经验教训一定要吸取。这些活动搞不好不但会影响训练,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声誉。”

  丁俊晖对于台球事业来说是一块宝,大家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保护好这块宝。

  赢一场球 小晖就像容国团

  的确,一场台球比赛的收视人群能达到一亿是个奇迹。5000万的台球人口,其中有2500万经常打台球,台球运动的普及在中国并不亚于中国的国球——乒乓,而中国的乒乓热也是缘自一次本土夺冠之后。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新落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拉开战幕。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组成的中国男团,一路杀进决赛,以徐寅生、容国团和庄则栋为主力阵容的中国男团战胜了连续五届冠军的日本队,第一次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品尝到了亲吻斯韦思林杯时的骄傲,那一晚北京工人体育馆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掀开发黄的《中国体育报》,第26届乒乓球世锦赛的报道成为了当时的一个热点,这场胜利也成了中国乒乓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在丁俊晖夺冠之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这场胜利定了性,“当年容国团的冠军掀起了中国人打乒乓球的热情,我们都是那个时候拿起球拍的。今天丁俊晖拿了冠军,虽然这个冠军还不是当年容国团的世锦赛冠军,但这也是世界最高水平赛事的冠军,一定会让很多小孩儿从此拿起球杆,开始打斯诺克台球的。丁俊晖虽然只有18岁,但是他已经当仁不让的扛起了中国斯诺克台球的大旗。”

  有了市长的鼓励,丁爸爸更是语惊四座。“我有信心,让斯诺克赶超中国的乒乓球!”

  “你们不知道,我们有一大批小选手,他们的水平已经赶上和超过了英国同年龄组的选手。”面对记者诧异的目光,丁爸爸解释道,只要有合理的环境,他有信心培养出一批世界冠军。

  饭后,“丁家三口”(丁俊晖、丁爸爸、甘连舫)又要开始一连串的采访活动。这个下午,他们要跑三个地方。任浩江(丁俊晖在英国的室友、助手)的电话还在不停地响着,“采访,今天没有时间了,改天吧,您是哪家媒体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吧,我们尽量安排。”

  丁俊晖一言不发的走向门口,稚嫩的面庞,单薄的身板,但这个18岁的孩子必须承担起中国台球复兴的任务。

  ……

  入夜,靠近棕榈泉的球酷台球房不到8点就开始满台了。外面等台喝茶的客人闲聊着,话题还是离不开丁俊晖。看着生意红火,老板刘洪林盘算着,等门前这条路修好了,重新装修一下球房,弄一个高档次的球吧,生意可能会更好。

  后记

  采访丁俊晖的途中有一段小插曲。出租车司机误把瓜香桥听成了花香桥,于是,我们就顺着花香桥一直向右转去。在北京职业技术学校门前问路时,记者惊讶的发现,在路旁小铺门前竟然摆放着城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野案子(台球桌),4个穿校服的男生围在一张台球桌前,一个打,三个看。一点不夸张,那神情,严肃得就像丁俊晖。他们没人知道丁俊晖现在在哪儿,但他们每个人都认为,如果能像丁俊晖一样专注,他们也许就是下一个世界冠军。

  将近一周的台球风暴随着丁俊晖的离开告一段落,丁俊晖回到了广州,等待他的依旧是枯躁的训练,而他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点燃的台球复兴运动的一把火,却已经开始燃烧,燃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丁俊晖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LB II新色曝光


鞋狂网友鞋柜


NIKE配色无极限


penny个人感受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