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48小时
4月3日神奇般夺得世界职业台球(斯诺克)巡回赛中国公开赛冠军的丁俊晖,在4日世界职业台球协会公布的最新一期本赛季巡回赛排名榜上不升反降,从参赛前的第54位下滑到赛后的第58位。
4月4日下午,丁俊晖、丁父丁文钧和好友任浩江一起做客新浪体育和网友聊天。
4日晚,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台球协会和星牌集团在龙熙温泉度假酒店为丁俊晖补办了18岁的“迟到的生日宴会”。在庆功会上,作为星牌集团的签约球员,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给丁俊晖颁发了5万美元的奖金,并承诺,只要丁俊晖世界排名进入前四,将再奖他一幢别墅。会上,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胡建国也出现在了生日宴会上。
庆功会后,丁俊晖接受搜狐体育采访。
4日,姚明在美国的经纪人章明基和孙继海的经纪人许宏涛先后和丁文钧取得了联系。他们的目的一样,就是要争取成为丁俊晖的商务经纪人。正在北京的章明基5日将和丁文钧正式接触,许宏涛也将很快和丁文钧见面。
5日,丁俊晖来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节目,接受专访。
5日,于北京大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家”,丁俊晖悖论的惟一解释——代编者按
丁俊晖生于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从外表看,18岁的丁俊晖只有一种表情,不管比赛场上场下,他总是表现得沉稳、冷静甚至到木讷的地步。很多媒体已经将丁俊晖比作打台球的李昌镐。
这不无道理。借用围棋境界从低到高分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刀、若愚、守拙这九品的说法,表面上看,丁俊晖至少已经达到若愚、守拙这样的极高境界。
像“小龙女”一样,丁俊晖不食人间烟火,不露人间喜怒,也许是因为他的全部人生只有台球这个惟一内容。
抱朴守拙,天道酬勤。也许,这个中国少年无意间走上了这条世人无法达到的路。
但是,没有平和的心态,如何大智若愚?如何抱朴守拙?
所以说,丁俊晖现象是个悖论。
2002年是“丁氏元年”。这一年丁俊晖依次获得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青赛冠军和亚运会冠军(中国第一枚亚运会台球金牌)。是年的12月,本报记者曾专访过丁俊晖及其家人。
当时,丁家三口已经在东莞东英台球俱乐部三楼简陋的“家”里住了4年。
当时的月租是700元。
转瞬三年。现在的丁俊晖已经成为刘翔式的人物而家喻户晓。
虽然丁俊晖因为持外卡参赛不能获得本届中国公开赛的奖金,但毫无疑问,本届赛后从各个渠道获得的奖金、赞助及巨大的声誉,足以让丁俊晖的生活有一个质的改变——丁家的“豪赌”成功了一大步。
毋需讳言冠军给丁家带来的功利效应。丁文钧:丁俊晖的父亲——小丁台球人生的设计者,从来不讳言他们的目的:我们就是为了拥有财富,能很好地生存。
是呵,生存和财富骨肉相联!
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发现了这个真理时,我们已经老了,当我们老得无法再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时,自然,儿女便成为了自己的人生希望。也许,“家”的涵义就是这样传承至今。
也许,当您读完了我们这个专访,你会理解到:像丁俊晖这样追求财富和抱朴守拙并行的悖论,惟有在“家”这个蕴涵丰富的纽带联系下,才会奇妙地合而为一。
丁俊晖:个性决定我成功
新西装让丁俊晖多少有些不自然,但依然幼稚的脸上显然多了几分冠军的自信,他说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的个性,而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是一脉相承的,他还说,从转职业的第一天起,他的目标就是世界第一!
记者:目前职业生涯记忆最深刻的比赛是哪场?
丁俊晖:是在2004年的温布利大师赛,对斯蒂芬·李的那场失利,我曾以5比2领先过,但是最后输了。那次失败之后我长球了,在比赛中开始能够即时调整心态,把握比赛节奏的能力也加强了。
记者:那本次夺冠最重要的比赛是哪一场?
丁俊晖:是1/8决赛5比4胜宾哈姆的那场,那是相当紧张、关键的一场球,拼下那场后,其他比赛就比较顺利了。
记者:你在接受网站采访时曾表示你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这样的脾气如何适应这项对心理平静要求极严格的项目呢?
丁俊晖:我是一个将脾气写在脸上的人,而且我的暴躁和别人不同,也许有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怒气,但我一旦暴躁起来就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但是打球时我不会因为一球或者一盘的失误而控制不住自己,这也许是我个性中适合打球的部分吧。
记者:你个性中最有利于打球的一点是什么?
丁俊晖:沉稳,尤其是在打球的时候,只要在球台边我就很冷静。
记者:目前你技术上相对弱项是什么?
丁俊晖:是防守,进攻能力我与世界排名前四之后的球员差距已不是太大。另外连续得分能力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与前四名的选手相比显得经验不足。比如说在比赛中调节状态的经验就需要在比赛中一步步加强。
记者:你认为本次比赛中,你的对手是否都没有发挥他们的最好水平?
丁俊晖:比赛很难说,一般能发挥出训练的70%-80%的水平就很不错了。
记者:作为目前中国最顶尖的球手,你如何看职业台球和将以你为中心的国家队之间的关系?
丁俊晖:国家队是一个不固定的队伍,只是在大赛之前临时召集训练备战,对我来说职业比赛当然就更重要,因为只有把职业的比赛打好了,才能保证国家队的发挥。
记者:你家庭的模式是否值得被其他家庭借鉴?
丁俊晖:很难说,每个小孩个性不一样,打球是一个需要很强抗压能力的项目,软弱的孩子无法承受这种压力。不一定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的,而且还要看孩子在这方面的天分。打球需要动手动脑,打出成绩要靠自己的悟性。
记者:你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个性还是天分?
丁俊晖:是个性,不断练习也很重要。
记者:你怎么看待其他孩子的“正常生活”?
丁俊晖:他们的正常生活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大家都在做同样正常的事情,那就不会有突破了。比如说台球,最终还是要靠在兴趣基础上的练习,说教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无法领悟台球,老师和你说一千遍也没有用。当然,我在其他方面的乐趣和文化知识也会少一点,但文化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
记者:夺冠前后你对生活的变化适应吗?
丁俊晖:活动和采访比较多,这令我全家都很疲劳。夺冠之前我的生活比较平静,我非常喜欢夺冠之前那种清净。
记者:近期会如何安排日程呢?
丁俊晖:接下来这些时间都由爸爸决定,奶奶生病住在宜兴,我们会回去看她,奶奶最希望看到我赢。
记者:那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输赢的呢?
丁俊晖:有时候会看得很重,有时候会看得很淡,比赛中我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看重胜负,保持稳定的心态。
记者:你觉得是自己一个人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吗?
丁俊晖:我们全家是一起努力的,父母对我的期待是我打球的动力。
丁文钧:我是这个家庭的舵手
丁俊晖的家庭就像在职业斯诺克汪洋中远航的小船,丁文钧是这条船毫无争议的舵手,用丁妈妈的话说,老丁的选择似乎从来都没有错过,即使是看似赌博地让儿子放弃学业专打台球。在昨天采访的时候,崇拜毛主席的老丁自豪地向记者表示:“我绝对是最自信的父亲!”丁俊晖的冠军便是老丁自信的最好注脚。
记者:这是不是你们这个家庭选择职业台球以来的第一个收获?
丁文钧:这应该不算是第一个收获,亚洲锦标赛、亚运会等冠军都是收获,不过这是职业比赛的第一个冠军,是分量最重的冠军。
记者:那你如何看待这个最重的冠军呢?
丁文钧:很多人说小晖成功了,但我并不认同,我认为有一句广告词非常适合我们的心态: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呢。
记者:那你心目中真正的成功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呢?
丁文钧:他还没有达到世界第一就不算成功,因为我知道,世界第一肯定是他的!
记者:现在拿冠军早了些吗?
丁文钧:应该来说是早了一点。事情总是有两个方面,夺冠当然会带来一些压力,但也会带来不少信心,关键看你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冠军,我会帮助小晖正确认识现在的成绩。
记者:那你是否觉得小丁的成功就是你家庭的成功呢?
丁文钧:一个家庭的成功包括很多方面,能够组织一个家庭本身就算是一个成功了,每个家庭判断成功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说,小晖拿到世界第一应该可以算是全家的目标。
记者:你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吗?
丁文钧:我觉得自己是最自信的父亲。
记者:成功之后你有没有想过曾经的风险?
丁文钧:我总是把困难想得很小,我也不会后悔。原子弹不是人造出来的吗?我不过是没文化,如果有文化,我也要把原子弹造出来!
记者:在这个家谁最重要?
丁文钧:小晖是我们全家的核心。
广东还没有找我
记者:为什么当初会选择广东而离开江苏来练球呢?
丁文钧:打球广东的环境比江苏好,斯诺克高手多,比赛多,(台球)社会基础好,经济也相对发达,离香港也近(香港的斯诺克文化是亚洲最先进的地区),这都对小晖练球有利,保持长年的高水平对抗才能长球,当时江苏的情况已经无法满足他进步的要求了。南方人性格比较温和,这也有利于心理培养。
记者:小晖曾代表广东打过很多比赛,那现在江苏和广东有没有争夺小晖的归属权呢?你对哪个地方更有归属感呢?
丁文钧:归属感当然还是江苏,中国的老话叫叶落归根,虽然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但打球来说目前广东的环境更好,你说的争夺不存在,因为现在两地的相关部门都还没有找我谈呢。今后他的归属我会由他自己选择,我从来都尊重他的决定。
毛主席对我影响很大
记者:说到尊重个人选择,当初让小晖选择台球放弃学业不是你的决定吗?
丁文钧:人是高级动物,从小晖自己可以走路起我就非常尊重他的决定,事情不是像外界传说的那样,选择台球实际上是小晖自己的决定,也是我们的共识,我只是要求他既然选择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好,而且要做到世界最好!
记者:那当时夫人是什么意见呢?
丁文钧:我们家里一般都是我和小晖商量事情,一旦有了决定他妈妈就不会发表意见,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这个家的好后勤。
记者:夺冠前后的生活有些什么改变?
丁文钧:这些天主要就是接受采访,我知道做人难,做名人更难,我们要经受考验了,但是我想我们可以保持夺冠前的那种心态,因为做人是第一位的。我对小晖的要求是首先要做好人,其次才是打好球。
记者:你觉得小晖打好了台球是因为做人吗?
丁文钧:人做不好台球也打不好。另外,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事物的变化需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一块石头你不能期待它变成小鸡,而鸡蛋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孵化。
记者:毛主席对你的影响很大吗?
丁文钧: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毛主席的影响当然是很大的,我非常崇拜他,我会努力记住他说过的每一句话,并且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用他语录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来思考,我做事情也会考虑像他说的那样去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世界需要小晖
记者:你怎样看待你在这个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
丁文钧:我是这个家庭的绝对权威,目前是我们这个家的舵手,但小晖自己的路我会让他去选择。我这么拼是想小晖少受苦,因为我们受过太多苦,那时候我们没有太多文化和专长,所以受过很多苦。以后会再花时间让小晖全面地学习各种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经验,让他成为一个真正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记者:小晖昨天说了一句话“文化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这句话你怎么看?这是否说明你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丁文钧:我完全同意。我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在无形当中形成的。台球有台球的文化,大家为什么不去学台球文化呢?你再有知识,不懂台球文化,在赛场你就是台球文盲。我懂台球,你不懂,在这方面我就比你强。什么东西只要搞到全世界都没有人比你强就可以了,难道这还不算有文化吗?我没有文化,但我要把我的儿子培养成世界上最强的选手,这不是每个有文化的人都可以做到的!
记者:从开始你就要求小晖做到世界第一吗?
丁文钧: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选择打球这一行,就必须做到第一,世界第一,第二永远没有名气。如果小晖这次拿的是亚军就不一样了。
记者:你觉得现在斯诺克这项运动也需要小晖成为世界冠军吗?目前斯诺克运动在英国有萎缩的迹象,他们是否需要中国市场呢?
丁文钧:世界台联对小晖也非常看重,他们也非常需要把斯诺克推广到中国来,更需要中国有高水平的运动员,这次他们和中国台协签约一签就是五年也就是这个原因。世界台联看重中国也是看中了中国这个市场,因为在中国广告量超过1亿的公司就有一百多家。
记者:除你之外谁是小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人?
丁文钧:应该来说有两个,一个是上海的李忠,曾经排名全国第五,他是小晖的第一个正式老师,另一个就是广东的蔡建中,他不是小晖的老师,只是陪小晖练球,但他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老师的作用,不单只是在打球方面,还包括做人。
给所有中国家长的忠告
记者:你认为你这个家庭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模式在国内推广呢?
丁文钧:我认为可以,但是每个人的条件和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一定会有相同的效果,真要是全国的孩子都不学习文化,国家是会垮掉的。但我认为我有一点可以推广——现在我们的家长教育小孩要根据小孩的兴趣来培养,不能迫使他去学习什么东西,硬是买一台钢琴,请个老师回来,生硬地往孩子脑子里塞东西而不顾孩子的兴趣,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我们中国小孩学习的文化太多了,反而不精,学习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更加不可能做好!不能什么流行就让孩子学什么,关键是要看孩子适合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还是那句话: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孩子本身就不需要的东西,强加给他是没有好结果的。
记者:那你当初就认定小晖能成为世界第一吗?
丁文钧:世界第一不好说,但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台球运动员。我也会努力帮助他成为一个优秀球员,成为世界第一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丁母陈习娟:我们这个家就是为了他
丁俊晖的母亲陈习娟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曾经希望丁俊晖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上大学,一开始对丁文钧让小晖放弃学业专攻台球表示不解,但对丈夫的信任让她选择了顺从,成为这个特殊家庭中的“后勤部长”。
第一次亲眼看儿子比赛就夺冠了
记者:陈女士,我们经常看到丁俊晖他父亲陪伴在他左右,而你好像还是第一次露面。
陈习娟:这是我第一次陪他比赛,以前在家里只能看电视,有时会转播小晖在英国的比赛,这还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儿子打比赛。
记者:你想到过丁俊晖会最后夺冠吗?
陈习娟:没有,我没想到他会赢亨德利,最后决赛我当时只把它看做是一场练习,想小晖可以从亨德利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没想到他真得赢了。
记者:当时的心情是不是特别激动?
陈习娟:是啊,我感觉好激动、好自豪。
记者:随后这两天是不是感到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变化?
陈习娟:是啊,每天都有采访,我也不太会说话……
记者:你觉得自己在这个三口之家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陈习娟: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在练球方面由他爸管,我就负责家里的家务、做饭。
记者:丁俊晖在家里会做家务吗?
陈习娟:不会,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我做。小晖去英国后由小任(任)管,有一次他打电话回来,还问我如何煲鸡汤。
“他爸坚持的就是对的”
记者:据称你当初是想让丁俊晖好好学习读书的?
陈习娟:是啊,在我们老家,小孩都是要好好学习的。一开始老丁让他练球,我也不太理解,我又不懂台球,有时就问小晖这会不会影响你学习啊,他对我说过,你不懂,这是一个事业。
记者:那你后来是如何想通的呢?
陈习娟:主要是老丁坚持,因为他做事比较仔细,我们以前卖香烟、做生意,他说的后来都成了,所以我想他的决定应该是对的,我相信他。有些东西男的理解得确实深刻一些。
记者:如果丁俊晖没有选择台球,你当时是怎么为他设计未来之路的?
陈习娟:当然是好好学习啊,成绩好考上大学,当时也没想太多。
记者:当时你们为什么离开老家去广东?
陈习娟:当时家里全是为了小晖,因为小晖被(广东的)公司看中了,所以我们把房子也卖了,全家都搬过去了。
为了儿子学会发短信
记者:丁俊晖去英国,你们为什么不陪他同去呢?
陈习娟:因为家里太忙,老丁也是台球教练,现在有两个学生,都十三四岁,一个山西太原的,一个广东南雄的,他们也需要我照顾,所以我们一下去不了。
记者:那小晖在英国,你是不是很想孩子?
陈习娟:当然想啊,他一般都是8月份走,第二年三四月才回来,我每天都在想小晖现在干什么,他哪一天有比赛。
记者:那你平常怎么和他联系?
陈习娟:发短信,我们专门学会了发短信,因为英国和我们有时差,我就在晚上抓紧时间发,他那边刚好是白天。要是那几天他有比赛,我就不发了,不想影响他比赛。
记者:平常经常和他打电话吗?
陈习娟:不打电话,小晖跟我说过,我们这里打到英国好贵的,一般都是他打回来,他在那边买卡打很便宜。
记者:现在丁俊晖已经取得了突破,你对儿子有什么更大的希望吗?
陈习娟:世界第一,我希望他成为世界排名第一,他还年轻,路还很长。我们这个家就是为了他。
- 记者手记
奇迹缔造者丁文钧!
昨天在大兴采访丁俊晖一家的时候,我们的身后还有焦急等待的美联社记者和美国某体育台的摄像,而在丁俊晖夺冠后的48小时里,接受采访几乎已经成了丁家生活的全部,丁文钧说从夺冠后的欢庆起,在他记忆中就只有采访了。“吃完东西我们刚开始商量成立一个自己的公司并建一个台球网站的事情,结果两点的时候电视采访就开始了,一直到五点。睡了两个小时后就赶到中央五台去录制节目,然后是中央一套,面对面……之间又去了新浪做网络对话。前天晚上的庆功宴上也几乎没有机会吃饭,名片我都收了几百张了,电话这两天也一直贴在耳朵上,半边脸都麻木了,体力也接近透支状态!……不过,我知道,你们媒体更辛苦!”
连抱怨都不忘记照顾对方的心情,丁父的清醒和智慧让人更加看好这个成功家庭的未来。在采访当中不断有电话进来,其中包括联系采访的媒体、约丁俊晖出自传的出版商、经纪人和约丁俊晖出席活动的邀请,此时丁文钧总会礼貌地向记者致意,通话完成后,他会说,你刚才的问题不需要重复,我记得。
这样的有条不紊简直让人无法相信丁文钧自己的说法——“我没有文化”!
在访问当中得知丁俊晖的辍学并不是外界流传的“父亲选择说”,而是“从他会走路起我就尊重他的选择”,但“我会不断帮助他正确认识这个冠军,直到达到世界第一”又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绝对权威;“我准备开个公司推广台球文化……很多经纪人正在和我谈,但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小晖目前的真正身价,姚明的身价也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了丁文钧精明的头脑,而“我很想去英国陪他,但家里接了两个小孩,我不能半途而废”又让我们看到了聪明人的责任心。
有实力、有目标、有头脑、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如此大智的父亲,有世界斯诺克运动的市场需要,我看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丁俊晖得不到冠军,虽然世界第一的目标没有人能够说拿就拿,但可以肯定的是,丁俊晖的这个中国公开赛冠军绝对只是个辉煌的开始!
对于这样一个眼光独到、分工明确的职业家庭来说,“舵手”丁文钧毫无疑问是奇迹的缔造者,而无论“丁式家庭”的经验是否可以成为今后中国家庭教育的范例,丁式父子“我们的家长教育小孩要根据小孩的兴趣来培养,不能迫使他去学习什么东西”的共识却的确是值得每个中国家庭学习的教育理念。
A30-A31版采写
本报记者 蔡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