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诸多国际大赛的云卷云舒,国际象棋联赛在神州大地的横空出世,自成一体,别有风韵。即便比之已成形多年的其它职业联赛,也绝非简简单单的跟风之作。
联赛的品牌效应
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叶江川说:“联赛就是要让国际象棋在中国扩大认知度。
联赛如果能够做好,将成为一个里程碑。”
叶江川深知,国际象棋联赛具有首创性,举办联赛的意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项全国性赛事。联赛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需要持续性地培养与浇灌。叶江川说:“我们必须稳健地改革,将阻力减到最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持联赛的高水准。”目前,青少年是我国参与国际象棋运动的主要群体,他们对项目的支持力不像成人一般强劲。但叶江川认为,要通过联赛选拔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棋手,通过联赛让更多支持国际象棋的人参与进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正在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合作,建立国际象棋国少队,使之成为为联赛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黄埔军校”。联赛质量的优劣将决定这项新生联赛今后的走势。叶江川说:“联赛要逐渐朝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把联赛推介出去,让商家了解,国际象棋是一项非常有影响力的项目,投资国际象棋物有所值。”
联赛的经济杠杆
一名俄罗斯教练表示,中国国际象棋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有三个原因:严明的纪律,男帮女,经济形势很好。截至目前,联赛的总冠名已经落实,在19支参赛队中,有12支取得了冠名。国象联赛的目标是向职业化过渡,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参加联赛的棋手都要向职业棋手的方向转变。当前,联赛虽然不能让棋手锦衣玉食,但至少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中国国际象棋虽然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但待遇却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随着各队冠名资金的注入,参加联赛的棋手收入肯定会逐步得到改善,以往难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中间层”棋手也可以在这种团体赛中体现出价值。有些队伍资金已经到位,但没有棋手,各地对于棋手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一些十几岁的少年棋手,也被推荐到了各队中。据有关人士估计,即使一名年轻棋手,在联赛中的最低收入也有两三万。
联赛的过渡赛程
参加2005年全国国际象棋联赛排名赛的19路诸侯,已经基本涵盖了国内最高水平的队伍。为了让联赛保持高水平,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在赛制的编排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证比赛的紧张激烈,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3站分站赛,分别于4、5、6月在济南、无锡、福建举行,共进行单循环18轮的比赛,19支队伍全部参加。第二阶段为8至11月的六强赛,第一阶段排名赛前6名参战,实行主客场制;而7至12名的队伍则参加2006年国际象棋联赛甲级队资格赛,争夺另4个升甲名额,最终10支队伍参加2006年全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虽然2005年联赛作为一个过渡性的赛季,赛程稍显复杂,但基本保证了全国高水平的队伍可以在联赛中一争高下,而不会挫伤各队的积极性。此外,考虑到一些队伍的构成和经费因素,经过赛会制的排位赛决出各队座次,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完整的主客场赛制。
联赛的观赏价值
棋类运动与球类运动不同,后者对抗激烈而直观,而棋类运动必须要考虑如何让棋迷参与到项目中来,只有这样,联赛才不会曲高和寡,成为无本之木。“我们考虑要和网络结合起来,弥补棋类运动不直观的劣势。”叶江川说。如果单论人群,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围棋难以比肩,但国际象棋国际影响力大,在国际交往中更有优势。“国际象棋联赛可以让全国爱好者能近距离地欣赏到大师的技艺,也有普及功能。”叶江川发现现在有很多人都会下国际象棋,他说:“奥赛时,在网络上点击国际象棋比赛的人非常多,但他们大多数人只关心输赢。”叶江川的理想,是人们能够在关乎输赢的境界中更进一步,欣赏棋局里的变幻与奥妙。叶江川说:“如果人们能够以欣赏的角度关注这项运动,那就说明国际象棋运动已经深入人心,遍地开花。希望通过联赛,切切实实地做好普及工作。”
联赛的独特赛制
国际象棋联赛将实行每队三男两女的混合赛制(每队还有男女替补队员各一名),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借中国女子棋手世界霸主的地位来推动联赛的市场和影响。
叶江川表示:“女棋手将成为比赛的亮点,有利于保持我国女子国际象棋的领先地位。如果没有女队员参加,也与联赛提高国际象棋水平的宗旨不符。”在首届联赛上,谢军、诸宸等顶级女棋手将全部参加,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现象。
此外,联赛还允许外援加盟各队,叶江川介绍说:“每支队可以聘请两名外援,每场比赛可以派出一人上场。现在已经有6名外援将参加联赛。”中外棋手在联赛中的融合,解决了交流的问题,同时也为中国棋手出国比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了稳步推出国际象棋联赛,我们已经足足酝酿了5年。现在,是该隆重推出它的时候了。”叶江川胸有成竹地说。(陈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