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寥寥二传平庸-从男排联赛看新一届国家队选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09:46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全国男排联赛尘埃落定,确定国家男排主帅人选、乃至组建新的国家队随即成为当务之急。此刻回首本赛季联赛,却发现球员中不少老面孔状态平平,鲜有出色的新面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未来的国家男排主帅无论姓“土”、还是姓“洋”,都将面临选将周旋余地过小的尴尬。 主攻新亮点寥寥
张翔是中国男排的标志性人物。论强攻实力,本赛季已经近34岁的他依然让不少后辈自叹不如。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男排的悲哀。本赛季,除张翔以外,可圈可点的主攻依然是曾经入选国家男排的陈方、施海荣、隋盛胜、沈琼和胡松等几人。 八一队的陈方伤后复出以来,本赛季的表现明显优于上赛季。他的强攻、发球、乃至全面的技术,在国内主攻中还是比较显眼。可能与旧伤有关,加上28岁的年龄,他的体力状况却不理想,制约了个人的发挥,以致于陈方与自己当年的巅峰状态还有一定差距。 施海荣、沈琼、胡松三人中,江苏队的施海荣也是受伤病困扰,今年并未表现出最佳状态。23岁的沈琼以往无论在国家队、还是回到上海队,均以发挥稳定、让教练放心著称。不知何种缘故,本赛季他的表现却忽好忽差;尤其是半决赛对辽宁的两场比赛几近无所作为。胡松则因为北京男排整体的低迷,从士气到进攻都未能真正进入状态。 让人眼前一亮的倒是去年已经离开国家队的隋盛胜。联赛中他越打越好,两场半决赛发挥了相当高的水平。看来,这位24岁的辽宁队队长极有希望重返国家队。 本赛季主攻中新亮点寥寥,可以提及的只有两名同为17岁的小字辈:江苏的张晨和浙江的王隆瑞。两人的身体条件都相当不错:张晨身高两米、王隆瑞两米02,在国内男排强队主攻中数一数二;而且两人都非常灵活,具备了一定实力。但张晨在比赛中、尤其是关键场次大起大落的毛病亟待克服,一些技术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精雕细刻”。王隆瑞的拦网有过人之处,但作为主攻,其进攻实力尚待加强。显然,新国家队的主攻,很难会有新的内容。 国字号二传难恭维 除了老二传王贺兵,本赛季被寄予厚望的二传本来是国字号的何炯和李春。但何炯的整体表现只能用“平庸”二字来加以概括。 经历了联赛上赛季的夺冠之路,特别是世锦赛、世界杯等一系列国际大赛的摔打,何炯本应该迎来自己的最佳状态。本赛季的大半段历程,上海男排可谓势如破竹,何炯的表现也基本无可挑剔。但到了半决赛,上海队遭遇辽宁队顽强而有效的阻击,何炯胆子小、缺乏大将风度的不足便暴露无遗,这直接影响到他场上的组织,影响到教练战术意图的贯彻。无奈之下,决赛第三回合沈富麟指导只好用31岁的王烨将他取而代之。 实践证明,王烨的临场应变、战术组织能力确实优于何炯。作为新国家队主力二传的第一人选,28岁的何炯如此“不争气”,怎能不让人不为新的国家男排感到担忧。 整个赛季,李春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威胁颇大的跳发球,而战术组织意识上的欠缺依然如故。这也是八一男排总是难以登上最高一阶领奖台的原因之一。 各队二传中,能够给人稍许新意的是辽宁队的年轻二传李禹。他不足21岁,是国内男排各强中最年轻的主二传;身高1米93,也是四强主力二传中的第一高度。赛季初,由于与队友尚处在磨合阶段,李禹的作用并不明显。后边的比赛,其发挥越来越好,开始逐渐显示出自己视野开阔、战术组织大胆、转移球速度快的特色。 因为首次在联赛中担任主力二传,李禹的发挥还欠稳定。但他已经显现出成为一名优秀二传的潜质和基础。 接应状况相对乐观 如果说国内男排联赛接应位置曾经是卢卫中、安家杰之间相映爭辉,那末,本赛季上海队汤淼的势头,较之其他接应已经高出一头。 22岁的汤淼身高达2米04,系国内眼下接应二传中身材最高的一位,也是中国男排历史上接应位置的第一“巨人”。他能跑能跳、力量出众,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接应的先天条件。加上经过一系列国际大赛的洗礼,他发挥的稳定性也好于以往。本赛季上海队能够蝉联桂冠,其队员中汤淼应该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无论战八一、江苏、还是决赛三战辽宁,最困难的时候,二传总是将球给他。他也总能以极高的进攻成功率回报教练和队友的信任。 本届联赛,还有两名接应非常抢眼:一是老将安家杰、一是20岁的袁志。32岁的山东老将安家杰自身实力已经无法与汤淼相比,但却更加老道,比赛中更富于变化。他进攻时或轻或重、或直线或斜线,审时度势,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依旧威风八面。1米93的袁志高度略嫌不足,但身体素质超群、爆发力突出,二号位进攻的线路变化较多,大力跳发的杀伤力、稳定性也都比较强。本赛季,他也是辽宁队杀入决赛的一大功臣。 相对而言,国内男排主攻、副攻、二传和接应几个位置相比,接应的状况最为乐观;而且,汤淼、袁志都还很年轻。他俩应该是新的国家男排接应位置的当然人选。 沪辽副攻表现抢眼 本赛季联赛沪辽决赛大战三场,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两队都力求在三号位打出自己的快变战术。这也就给副攻创造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较之对手,辽宁队的强攻实力并不占优,但他们的两名副攻王海川、马明三场比赛均发挥了较高水平。25岁的王海川曾经担任国家队主力,后来因为挂彩被迫离队。从本届联赛观察,他目前的状态非常好,三号位进攻的杀伤力甚至优于过去。王海川还有一手质量比较高的大力跳发球“绝活”,速度快、失误比较少。这在国内副攻中是不多的。 辽宁队另一名副攻、21岁的马明已经参加过几届联赛,也曾经进入国家集训队,但本赛季的进步有目共睹。以往他给人的印象是个高、拦网好,而本赛季半决赛、决赛的几场关键比赛,其三号位的高点短平快、时间差进攻,也打出了新水平。 上海队副攻崔晓栋的优点是拦网非常突出。本赛季,在保持此特长的同时,三号位的快攻较之过去也更加“硬朗”。他和马明身高均为两米05。他俩如果进入新国家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男排三号位的网上高度。 本赛季,江苏队的张晓东、浙江队郑亮和李杭等老国手的表现,在各队副攻中也还是比较突出。6月就要35岁的郑亮肯定不会再返回国家男排。上述其他副攻中,不乏拦网、发球优于郑亮的球员。但论及三号位的进攻质量,目前国内真还没有人能超过巅峰时期的郑亮的。这也是未来国家男排教练将不得不面对的又一难题。(厉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