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围棋天地》棋迷外传:常小勇的快乐生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3:38 新浪体育

  □ 姚文晖/文

  每到周末,武汉市硚口区地税局的常小勇就会像鱼一样游走在江城的大街小巷里。

  他最爱光顾的是卖旧书的地摊,一蹲下来就是好半天。当然,这个时候他绝对不会穿制服,否则摊主早就吓跑了——这些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最怕的就是城管、工商和税务。

  常小勇逛旧书摊是为了淘围棋书。之所以用了一个“淘”字,是因为围棋书对他而言已经成了一种收藏品,一种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其实,全武汉市所有地摊上的围棋书加在一起,也没有他家里的围棋书多。常小勇家不到60平米的蜗居里,数以千计的围棋书整整堆满了一间房子,足可以开一间围棋书专卖店。

  常小勇还真就开了一间书店,不过不是开在武汉市的街巷,而是在网上,一个叫“孔夫子旧书网”的网站里。常小勇给他的书店取了个颇有几分江湖豪气的名字——快活围棋书摊,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水浒传里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这也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在一些围棋论坛里,常小勇的网名就叫“快活得要死”。

  常小勇棋力不弱,足有业余5段。就在2004年夏天举行的武汉市业余围棋比赛上,他还拿了第三名。在围棋普及程度较高的武汉三镇,也是个小有名气的角色。不过现在,常小勇下棋的时候少了,更多的时间是和他心爱的棋书呆在一起。

  1988年常小勇在武汉财经学校读书时学会了下围棋,那年他16岁。从那个时候他就开始疯狂地买棋书。

  借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东风,那个年代棋书极大丰富,量多质也好。常小勇喜欢所有与围棋有关的书,技术方面的当然不用说了,棋长到业余5段几乎全拜苦读棋书所赐;还有围棋文化、围棋名人传记、围棋故事、围棋报刊等等,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关围棋的章节现已烂熟于胸,古今围棋诗词也背了不少。

  看书长棋是每个棋迷的必经之路,常小勇在这条路上看到了太多的风景。从入门到高级,从布局、定式到死活、官子,围棋每一个技术领域的专业书籍他都通读了不下几十种。回过头来看,常小勇觉得真正对提高棋力有帮助的其实并不多,而且主要是一些有关死活的作品。他特别欣赏桥本宇太郎写的一本《围棋官子技巧》,说是官子,其实是一本细解常见死活棋形的专著,看似一目半目之间往往隐藏着极厉害的杀着,普通棋迷往往视而不见。至于布局方面的著作,常小勇认为那些只对职业高手有用,开局再好,一到中盘接触战就稀哩哗啦,花花架子而已。用他的话说,布局方面的书就像是时装杂志,偶尔翻翻,知道流行趋势就行了,真想长棋,背一两本死活书比什么都管用。

  不可不信书,也不可全信书,即使是名家的著作,看多了也会有副作用。这是常小勇多年读棋书悟出的又一“真理”。

  有一段时间常小勇特迷藤泽秀行的《我想这样下》,下棋时有意无意地模仿,结果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越模仿输得越惨。后来他想明白了,名家可以那样下是因为名家在某一方面特强,即便是有些无理,也足以控制局面,换成自己就不行了。棋力不够还是看一些中规中矩的基础理论著作比较好,比如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形》,看一百遍也不会中毒。

  常小勇还发现不同棋手写的书,有时候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截然相反,比如说对一个局部得失的看法,以及应当采取的手段。一开始他感到很困惑,后来他想通了一个道理:围棋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所以不能片面地轻信一本书的结论,一切还得“实战解决”。那种买了一本书就如获至宝、奉若经典、照行不误的做法无异于病急乱投医,“吃错药”是难免的。

  平时和常小勇下棋的一帮哥们儿都是“聂旋风”时代培养出来的棋迷,如今大多和他一样年过三十。常小勇结婚前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下棋,地点就在常小勇的父母家里,每周一次的死约会,不见不散。现在这帮人各自成家立业,武汉城市又大,一年半载也难得见上一面。上网下棋虽然方便,可很少有机会面对面地手谈,常小勇总觉得生活里缺了点什么。

  2003年,常小勇心血来潮,忽然起了收藏围棋书籍的念头。那时候他手里已经有了几百本棋书,初具规模,但很多种旧书都残缺不全,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出版的一些围棋书,九十年代后一直没有再版,找起来相当困难,逛旧书摊只能是瞎猫碰死耗子,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本真正有价值的书。后来常小勇在网上发现一些志同道合之辈,大家互通有无,搜罗棋书就方便多了。2004年初,常小勇在“孔夫子旧书网”注册了“快乐围棋书摊”,坐在家里轻点鼠标,悠哉游哉地做起了小老板。

  常小勇开书店醉翁之意不在酒,卖书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收藏。他可以拿出来卖的围棋书并不多,一般挂在网上的也就那么一百多本,都是自己重复收集的棋书,而且大多是与人交换,以有余补不足。

  棋书有很多种,中国大陆出版过的就成千上万,还有日版的,韩版的,和台湾地区出版的,加上每年都有新的棋书问世,想收罗齐了根本不可能。就像许多古董收藏者一样,常小勇有自己的偏好。他喜欢收集围棋文化方面的著作,因为这方面的书很少,他认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很有价值;棋手的技术专著里他比较欣赏坂田荣男、吴清源、石田芳夫和林海峰的作品,觉得那些是真正的大师之作,字里行间透着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围棋报刊也是常小勇收藏的重点之一,《围棋天地》、《围棋》、《棋艺》和《围棋报》几乎都收全了,一些日本的围棋期刊也收了不少,通过比较,他发现日本的围棋期刊非常注重基础理论,故事性也强,对棋迷更有实用价值,值得我们中国学习。

  提起国内的棋书写作和出版,常小勇感叹说,中国棋下得好的人不少,书写得好的人却不多。他举了个例子:中国流布局是中国棋手最先下出来的,可在理论研究上集大成者却是日本的加藤正夫,真是墙内开花墙外结果啊!

  现在一本原价八毛三分钱的《围棋治孤法》(坂田荣男著,197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在网上可以卖到30元钱,围棋书籍的收藏和交易已渐成气候。但常小勇说一本棋书的价值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它包含了棋迷太多的感情在里面。

  守着一屋子的棋书,常小勇最大的心愿是将来有钱了建一个围棋图书馆;实在不行就等退休了,开一间围棋书阅览室;如果最后什么都做不了,就把它们全部捐给武汉市图书馆,如果他们有兴趣愿意接收的话。

  既然注定毫无功利可言,为什么还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来收藏棋书呢?常小勇说就是两个字:快乐。因为喜欢围棋,所以喜欢围棋书,和围棋书在一起,除了快乐还快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围棋天地独家提供新浪网转载



 

评论】【围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