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奥运新动力网络新平台 20家体育品牌广州纵论商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16:14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筹办步伐加快,关于“奥动商机”的报道频见报端,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开始行动起来,并迫不及待地“预谋”一些“运动赞助”,以积经验。1月28日,由华采网(www.huacai.com)主办的“奥运新动力,网络新平台,创体育新高峰”——国际知名体育品牌行销中国华采论坛率先在广州举行,多达20个国内外知名运动名牌与会,共谋奥运商机。

  墙内:国内品牌做北京奥运全球伙伴唯有联想

  随着联想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断而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全球赞助伙伴。但到目前为止,其他国内品牌突破机会很微。

  除了联想,北京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资格基本上为可口可乐、柯达、三星、麦当劳、Swatch、JohnHancock、SchlumbergerSema和Panasonic等10家跨国公司所占有。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则指出,经济因素和内地企业的市场定位是导致内地企业无缘奥运会全球赞助商的主要原因。面对6000多万美元的全球赞助费,内地没有几家企业拥有这样的财力,况且内地企业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内地,不是全球,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奥运会全球赞助商的愿望。

  墙外:北京2008合作伙伴考察严格所剩机会无几

  从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获得消息,中国银行、中国网通、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大众汽车、国航等6家中国企业已获得北京2008合作伙伴资格。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在此间透露,在2004年底前北京奥组委将再确定三至四家,这样北京2008总合作伙伴数量也就只有9到10家左右。随着2005年1月24日阿迪达斯签约北京奥组委后,这样的机会剩余名额越来越少。

  根据奥运会的合作要求,北京奥组委选择的行业合作伙伴资格都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当一个品牌被确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作伙伴后,其他同类品牌将不得使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中国2006年冬奥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标识,不得利用奥运会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从这点看,利用北京奥运商机宣传企业的品牌回报价值空间还是很大的,国内运动品牌或其他行业品牌仍有机会。但另一方面,高昂的赞助费用巨大,从企业营销成本考虑,有业内人士估计,有意“冲关”国内品牌将不太多,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了。

  突破:突破地域界限的网媒与企业合作的奥运宣传不失为另一条出路

  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广东联媒传播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认为,企业的“奥运商机”之路需要量力而行,与网络媒体合作推广将是未来中国企业“奥运商机”的表现之一,网络平台无国界、无时间限制,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的特点将实现企业体育营销推广手段的巨大突破。广州三联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立中认为,企业取道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传播平台,必将对2008年前的“运动商机”赞助从容“落地”起到网络媒体和赞助企业双方皆大欢喜的结果。本次论坛的探讨议程就是先从体育用品行业进军“奥运商机”作好网媒和企业合作的前期铺垫。

  在昨日的“共谋”会议上,阿迪达斯、耐克、匡威、AND1、彪马、锐步、爱世克斯、Yonex等众多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的资深人士,联同国内外著名品牌康威、曼奴、宝元、兰狮、百事高、够那、乐百氏、德赛、科龙、美的、格力、嘉宝莉、ezmax、乐华、比亚迪、创维、威露士、东菱等企业高层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各方“纵论”运动与企业品牌的传播得失,分享各种推陈出新的网络媒体传播经验,就“体育与消费者的互动经验、品牌全球化行销战略及其在中国体育市场运用、品牌的明星战略本土化表现及其价值、中国体育运动用品未来五年市场展望”等均做了深入探讨。

  网络媒体方面,包括新浪、搜狐、TOM、网易、腾讯等众多门户网站也派出体育频道传播精英参加,并举办了“网络媒体与体育用品品牌互动经验”的坛中坛,其中新浪体育事业总监敖铭特别分享了耐克与新浪体育品牌的结盟互动经验。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的多年体育行销经验对本地企业之“品牌文化的行销、体育行销的社会功能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培育中国企业自身的“运动行销”经验,给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品牌提升以有益的助力,共同营造国内成熟的体育发展环境。

  (完)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DUNK LOW 情人节


AIR FORCE 情人节


AJ Dub Zero


Air Legend FG-E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