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军:田亮被除名是冲动的惩罚 还是冲撞的惩罚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10:26 新京报 |
一纸开除通知书和一封公开信,如同重磅炸弹引起圈内圈外争议。对于这次的“双人跳”,我们需要把其动作先进行拆解,才能看得真切。 从规则的角度看,应该不是国家队竟然开除了田亮,而是国家队终于开除了田亮。一再推迟归队日期,“私自”拥有经纪人并加盟娱乐公司,这些都是当前中国跳水队乃至整个体育圈的运动员管理规范所不能容忍的。就制度层面考量,我们的明星已经享受了太多特 权,这一次,终于让外界看到了特权的边界——规章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无论田亮本人还是公众,都有权利怀疑这些规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却没有权利破坏它的严肃性。从这个角度看,开除田亮没有任何值得商榷的地方,这是处于对制度制订者的应有尊重——事实上,这一决定也体现了“民意”,在某网站上,对开除田亮投赞成票的接近70%.接下来的疑问是,当矛盾激化到这样地步,开除是不是就简单化解了全部问题?中国的运动员管理体系历来缺乏人性化成分,与体育商业化的冲撞更是表现得越来越激烈和不可调和。田亮事件之前,乒乓球队开除四位“恋爱球员”,就是佐证。管理的弊端还在,爱情与金钱的诱惑还在,开除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除了让双方都为矛盾的激化付出成本,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开除田亮,对于双方的损失自不必言,更要命的是,它体现了解决之道的苍白乏力。 为什么受到惩罚的仅仅是田亮,而不是“亮晶晶”?田亮公开信的质疑是另一个问题,却也是不应该被回避的问题。田亮与郭晶晶的“错误性质”,是不是真的有本质区别?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基本判断。 在当前的中国体育圈里,一个公开的秘密是,绝大多数明星人物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只不过他们大多身份暧昧,不会走到前台。区别只是,田亮和他的经纪人比较招摇。 现在的结局表明,暗箱操作的经纪人模式是被保护的,明目张胆的商业合作则是危险的。如何正视经纪人的出现及体育市场化的潮流,如何更多体现对人性和社会趋势的尊重,如何协调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问题……这些,或许是“风波”之后管理层应该思考的课题。 至于开除田亮背后隐现的跳水队教练间的复杂关系,也许是事件本身的重要线索,但却无关开除风波的本质,不说也罢。 田亮26岁了,而且成名已久,但从他身上还是能清晰看到中国式运动员的弱点。前几天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他表现出了懵懂心态和尴尬处境。田亮是一个如此合适的标本———僵化管理模式与现实利益诉求的冲突集于一身,时代之赐与时代之惑集于一身。田亮不再是一棵听人摆布的摇钱树,历史的必然。 田亮的故事肯定没有结束。现在我们要追问的是,这场开除风波,究竟是对一个人冲动的惩罚,还是对两种价值取向冲撞的惩罚?(特约体育评论员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