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刘翔一人对抗世界 孙海平还将着力培养两新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1:26 《足球·劲体育》 |
记者郝清亮报道 刘翔的奥运冠军是实实在在的,刘翔已经步入世界跨栏一流选手的行列也是实实在在的。但是现在有一种观点:他的教练孙海平只是抓住了一个天才,现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只有刘翔一个人和欧美选手对抗,当刘翔不再是天才的时候,这个项目依然会原原本本地交还给欧美人的。 对于这种说法,孙海平并不在意,他说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今后的时间里全 面提高刘翔,让他的运动巅峰尽量保持更长的时间,然后在保证刘翔的前提下,要着力培养目前在他手下训练的两个小孩。孙海平说,不可否认刘翔是有天赋的,但天赋仅仅是一个运动员的起点,有天赋的队员需要人去发现,发现同样也是一个起点,最为关键的是训练,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求实创新的思路,即便有天赋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按照国际上通常的理论,一名跨栏选手要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需要6到8年的时间,而刘翔从接触跨栏到奥运冠军,只用了5年时间,在这5年中,孙海平在训练中费了很大心血。 1995年瑞典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时候,孙海平第一次带着队员出国参赛,不用说,那次的成绩肯定无法启齿,但那次出国成了孙海平教练生涯的转折点,他说第一次完整地看国外选手的比赛,看完以后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中国跨栏的训练方法和指导思路他落后了。回国后他对那次国外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始有了一套自己的全新的理论,并整理成文字,发表在1996年第一期《田径指南》杂志上。之后他边训练边摸索,中间还到美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到1999年,这套理论开始成型,刘翔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到他的手下训练的。 关于具体的训练方法,孙海平说很多东西不便说得太多,包括央视奥运会后采访他时,他也是有保留的。这些年来,他就是在1999年形成的那套理论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包括刘翔获得奥运冠军以后,针对他的训练方法和思路,也必须有新的调整,他将会抽出一段时间,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新的训练计划。他说当初训练刘翔的时候,就有人对他说:“好好把他练一练,争取带出个亚洲冠军来。”他说当时听了这话后觉得很不舒服,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目标仅仅定为亚洲冠军,从一开始也没有被人种论所束缚。他说:“你现在看看刘翔,如果单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他可能不如欧美选手,但综合起来,不比欧美选手差,也就是说他没有明显的弱点,包括比赛中的速度、技术等,都没有太明显的弱点,这些年来,我就是这样围绕着他全面素质的提高进行训练的。” 他同样会以相同的方法训练刘翔之后的人。他说目前跟随他训练的两个小孩都只有16岁,和刘翔开始接受他训练时的年龄一样,这两人都很有潜力,其中有一个孩子进步很快。他说争取到2008年的时候让他们参加奥运会,只要达到奥运B标就有机会参加。孙海平相信到2008他们达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他相信还会培养出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的。他说这些年把主要精力都给了刘翔,今后会适当拿出点时间给更年轻的选手,因为他也想结束刘翔一个人对抗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