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服务宁愿自费几万 广州女孩残奥当志愿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07:16 新华网 | ||||||||||||
记者李贺普 雅典时间23日下午,在赫利尼克奥林匹克中心击剑赛场,记者邂逅一位来自中国广州的年轻女志愿者。 轮椅击剑比赛间隙,观众席上一位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年轻女性与同样身穿志愿者服
“你是中国记者吗?”这位年轻的女志愿者突然用普通话问胸前挂着记者证的记者。 记者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普通话说得这么好?” “我是志愿者,是从广州来的,叫钟潋萍。”她回答说。 “你怎么当志愿者的,喜欢残疾人体育吗?”记者又好奇地问。 原来,她是广州某贸易公司的职员,平时喜欢体育和旅游。去年,她从网上了解到雅典奥运会招募志愿人员,觉得自己符合条件,于是就通过互联网报了名。 当时,网上报名没有分奥运会还是残奥会。今年7月,奥组委打电话通知她,被批准做残奥会志愿者,岗位是为观众服务。 “残奥会也是一次机会,我高兴地答应了。在收到正式邀请函后,开始办理签证手续,向单位请假,都很顺利。”她说。 “志愿者没有报酬,你来雅典吃住怎么办?”记者不解地问。 她说,来往机票,还有在雅典吃住都要自己解决,要几万元人民币呢。残奥会开幕前,她就按要求到了雅典,和她一起租房子住的还有来自荷兰、新西兰的志愿者。 18日开始上岗,他负责引导观众入场、出场,每天半天工作,其它时间自己支配。 她说,她有时也到看台上看比赛,过去从没有接触过,这次对残疾人体育有了一些了解。 她还告诉记者。和她坐在一起的那位希腊志愿者叫塔丽娅。塔丽娅的母亲和姨母是残疾人,所以她非常高兴有机会为残疾人服务。 击剑比赛23日结束。钟潋萍说,以后几天她可以在雅典看看,这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还有很多文化古迹。她还准备到其它城市走走。 连日来,记者在残奥村、田径场等地见到了多名来自希腊、美国、英国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志愿者,但是见到和听到来自国内的志愿者就只见到钟潋萍一人。 “花这么多钱,来雅典做志愿者,值吗?”记者问。 她爽快地回答:“我喜欢一个人旅游,这个目的达到了。”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多了,自费出国旅游的中国人也多了。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