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残奥:大连健儿谁先夺金 杨月对老爸表决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22:12 足球周报 | |||||||||
本报实习记者姜明潮报道 第十二届残奥会在雅典拉开帷幕,我国派出了历届规模最多的200名运动员。辽宁省运动员入选人数有所上升,共十四人,在各省中名列第五。参加本届残奥会的运动员中,大连健儿就有七名,分别是铁饼项目的杨月,跳远项目的张海原,游泳项目的姜胜男,短跑项目的李强,轮椅竟速项目的李军、刘伟、张立新。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扬充分肯定了这几名大连籍运动员多年来,为大连这座全国闻名的体育城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鼓舞大连市的残疾人事业不
张海原丈夫:看老婆比赛不紧张 昨天13时,张海原的丈夫张军给记者打来电话,“海原刚从雅典打来电话,他说雅典现在的气温很不好,这将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海原说国外选手在比赛中将会用假肢助跑,我们现在再准备已经来不及了,毕竟装上假肢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对张海原来说,国外选手将借假肢助跑可能不是个好消息,毕竟,我们对比赛情报掌握不详,很可能影响到她的成绩。不过,在张海原丈夫张军的眼里,只要她出现在赛场,她就是成功的。“体育比赛时,我看其他中国选手比赛会紧张,但是看自己老婆比赛,却一点也不紧张”,张军说。 张军还介绍说,张海原曾拥有苦难的过去。六岁时,一辆卡车将张海原拖出十余米,令她失去一条腿;亲爱的小弟弟被淋巴癌夺取了生命;弟弟去世后,父母离异。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在1991年加入了沈阳杂技团。独腿女孩练杂技,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少艰辛。一次她短短的五分钟演出,却赢得了观众十六次热烈的掌声。 1995年,张海原毅然加入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行业——残疾人体育运动。在艰苦的训练中,张海原体味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受,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斯文、健康的大连小伙张军是张海原在大连认识的第一人,但正是这第一人却对她一见钟情。2000年,他们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最初,两人一起上街,海原总担心丈夫会感到难堪,坚持穿上假肢掩饰自己的残疾,不想张军却直截了当地问她:“穿假肢干什么?走路时间长了磨腿,多受罪,还是拐杖好,又方便又舒服!” 张军说,他和张海原是聚少离多,一年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但为妻子付出时,他才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杨月和爸爸说悄悄话:拿个冠军差不多 “杨月欠缺国际大赛经验,我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怕她因为这个原因发挥不好”,杨月爸爸杨华山说,“用咱农村话说,也看姑娘的命运怎么样了”。 相比预测女儿成绩时的谨慎,杨华山谈起女儿的其他事情却显得喋喋不休,显然杨月让杨华山很感到自豪,“这孩子像我,我家盖的四间瓦房,木工、瓦工什么的全是我一个人干,没求一个工”。 “不管是小子还是姑娘,人生在世必须横下一条心,把工作干好”,杨华山早就这么激励过杨月。杨华山说,就算女儿是残疾人,但是她也必须在生活和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只要你是爸爸的女儿,就要争气”! 现在杨月家所在小村子的村头,打听一下三三两两聚集的人群在说些什么,大部分人都表示,他们眼巴巴地盼着杨华山家的闺女能夺块金牌。村委会也表示,等杨月比赛结束后,他们要好好地庆祝一下。。 “中国出了个杨月,国外也会出杨月”,杨华山向记者唠叨着女儿对他说过的话,显然,杨月对比赛的艰苦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过杨华山也没忘补充一句女儿对他说的悄悄话:拿个冠军差不多!但杨华山的要求却并不高,用他的话说,拿个第三也行。 姜胜男:我一定会成功 姜胜男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相片上,她像个小明星,笑得很灿烂。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即将在雅典的泳池里,和比她都要年长的对手展开较量。“孩子太小了,我担心她的体能不行”,姜胜男的妈妈说。 胜男的父母现在都下岗了,家在大连市瓦房店的两口子如今都在普兰店打工。用胜男妈妈的话说:一切为了孩子。“胜男出事时才三四岁,我和他爸爸当时就想怎么能把这一个孩子培养成人。”胜男妈妈一改低沉的语气说。 十年前,胜男妈妈在电视里看了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当时就萌生了让小胜男将来也干这行的想法。2002年,机会终于来了,省队把小胜男选拔走了。虽然对这次机会望穿欲眼,可送孩子时,胜男妈妈却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当时,小胜男才十一岁,可懂事的她反倒安慰起妈妈来了,她对妈妈说,她一定会成功。孩子越是这么说,当妈的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如今妈妈已经一年没有见到小胜男了。“我虽然每天都在牵挂她,不过胜男是个特别坚强的孩子,也很懂事,这点又让我很放心”,胜男妈妈说。懂事的小胜男每次给妈妈打电话时都是报喜不报忧。由于孩子小,胜男妈妈每次在电话里都不忘鼓励她,同时也不忘告诫她不要骄傲。谈起孩子,妈妈一脸的幸福,胜男妈妈对记者讲,去年在南京比赛,胜男在200米仰泳中没有发挥好,她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在接下来的200米蛙泳比赛中,给妈妈夺一枚金牌。结果她实现了。 小胜男拥有令人惊讶的成熟,对于本届残奥会,她清醒地说,能参加比赛对她来说,就是一次最宝贵的经验,四年后,她要让世界纪录里加上她的名字。胜男妈妈也不要求孩子这次一定要多出色,在她心中,小胜男永远是最榜的孩子。 期待小胜男能勇夺金牌,虽然她是参加比赛运动员中最年轻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