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冠军巡回赛上海站落幕 末位淘汰制考验中国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15:09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新闻点眼:5月23日晚,2004年中国跳水冠军巡回赛第2站的比赛在上海落幕,中国队整体优势明显,先后经受住分组淘汰和末位淘汰两种赛制的考验,囊括了男子单双人10米台、女子单双人3米板这4个项目的全部8枚金牌。 虽然本次比赛的商业气息浓厚,对中国跳水队备战雅典奥运会无甚大用。不过其中的末位淘汰赛制还是颇具新意,在惊险刺激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可以折射出中国队一些存在
失误凸现我队技术隐患 跟在珠海举办的首站冠军巡回赛不同,上海战的比赛采用了中国最新推出的“末位淘汰制”,原则是按规定顺序跳各组动作,每轮都淘汰一个末位选手,直到最后一轮剩下3位选手,而这3位选手则以一个动作的得分定冠亚季军。 这项与国际规则大相径庭的赛制属中国首创,在客观上要求运动员每个动作都不能有失误,因此比赛显得惊险刺激。而此项赛制无疑是国家游泳管理中心为拓展跳水运动生存空间的一项举措,为的是令跳水比赛更好看,更有市场。 而事实上,参赛的众多高手也着实被“末位淘汰制”耍了一把。郭晶晶、胡佳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惯用的分组淘汰赛中都顺利夺得了女子3米板和男子10米台的金牌,但在末位淘汰赛中重新披挂上阵后,他们都因一个动作的失误而没能进入决赛。 一跳定胜负锻炼心理 而“末位淘汰制”在考验队员心理上比过去更为严酷。选手就算“侥幸”进入最后一轮,由于前面的分数都已作废,选手仍要靠最后一跳定胜负,而这个动作是不限组别和难度系数的,因此考验异常大。 夺得“末位淘汰制”男子单人10米台冠军的杨景辉就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他在决赛中排在加拿大选手德斯帕特之后出场。德斯帕特在其难度系数高达3.8的一跳中发挥得相当成功,得到了100.32的高分,而在其后出场的杨景辉的动作难度系数只有3.6,因此,杨景辉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杨景辉却不负众望,以几乎完美的一跳夺得了100.44分,最终以0.12分的优势成为了“末位淘汰制”下的男子10米台冠军。赛后,杨景辉显得非常高兴,因为他经受住了强大的压力,这令他在今后的比赛中更感自信。 新赛制对跳水发展有利? 本次比赛一直因其浓厚的商业味而遭人“非议”,其实商业味并不是问题,问题只是这个比赛的时间,如果它不是在奥运会前举行,也许会是个成功的赛事。 为了令比赛有号召力,中国跳水队的队员除伤兵外都被要求参加。但目前国家队队员不是因为缺少比赛而找不到竞技状态。恰恰是因为比赛过于频繁而影响了竞技状态,郭晶晶赛后就表示,连续征战了多站世界杯,她现在需要调整。 因此,比赛惹起非议与“末位淘汰制”无关,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种新赛制对跳水运动的发展有利。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这也许是外队选手最愿意看到的。 本报记者 周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