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为北京奥运预热 乒羽跳水等被列为冲金项目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10:4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 |
雅典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兵团在2004年的最大一次战役,打好雅典战役对中国体育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 雅典战役为北京奥运预热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天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备战奥运会工作非常重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就着手准备,进行了系统规划,在2002年颁布了《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 总局确定2004年奥运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调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及科研院校的潜力,优化资源配置,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通过准备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 雅典战役的形势和目标 征战雅典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目标是:“继续保持金牌和排名前列的地位,力争取得更多的参赛资格,扩大获奖牌的项目和人数,为2008年奥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近三年世界大赛成绩为依据进行形势分析,美国、俄罗斯仍处在第一集团。在第二集团中我们的主要对手是德国。近三年德国竞技实力有所上升,2003年他们在奥运会项目的59个小项中获得62枚奖牌,其中金牌21枚、银牌17枚、铜牌24枚。 此外,我国在第二集团的竞争对手还有澳大利亚、法国、古巴、韩国、日本。中国要保持第二集团的前列,面临的形势严峻,困难很多。 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明确了冲击金牌项目和冲击奖牌项目,即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优势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女子柔道以及个别球类集体项目;潜优势项目有女子跆拳道、击剑、女子摔跤、女子自行车、女子射箭、田径、游泳、水上的个别小项及一些球类集体项目。 从管理水平入手抓突破 肖天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发展速度已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快,寻找新的金牌增长点不容易。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金牌增长点很大部分在潜优势项目上,这些项目目前都处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程度。如果在这些项目上能形成突破,那么无疑将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块增长点,而问题恰恰也难在这里。提高这些潜优势项目的水平,教练班子重要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肖天认为,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教练员身上,教练员固然重要,但他们背后是管理者,是一个群体和系统。竞技体育形式上比的是运动员、教练员,而某种意义上更是管理层的较量,是管理系统和管理水平科学性的体现。 抓竞技体育是高精尖的工作,很多问题是具体的定量的,业务要求很强,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技术层面,而不是态度层面。因此,肖天认为在发挥举国体制优越性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国家在竞技体育上的量化、微观、科学、专业系统等先进之处,以及他们落实到技术层面的管理体制。 肖天说,我们的一些潜优势项目多年上不去,不简单是经费投入的问题,其中有管理层和教练班子的业务能力不足,对项目的专业认知水平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原因。袁伟民局长曾指出,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水平,决定了竞技体育管理者、教练员的领导水平和执教水平。 备战雅典奥运会领导小组希望各个国家队的工作都要遵循竞技体育和奥运会的特殊规律,落实在对自身项目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上,对以往大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上。认清自己队伍的优势和不足,及与主要对手的差距。做到知己知彼,首先对自己要诊断准确,因为认识上差之毫厘,往往会导致临场指挥上谬之千里。对本项目现状诊断准确之后,下一步工作就要体现在针对性的训练中。 肖天认为,目前一些项目的训练水平不高,一是认识规律不清楚,二是训练与实战脱节。领导小组对冬训工作的检查就要抓住这两点,看训练与实战结合得如何,认识项目规律和特点如何。重在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提高针对性。 高度重视心理工作 肖天还说,历届中国奥运会军团的指挥官都十分重视队伍的心理工作(或叫思想工作),其中悉尼奥运会和盐湖城冬奥会的指挥就是杰作。 他说,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来说存在两个挑战,一是向生理极限的挑战,一是向心理极限的挑战。挑战生理极限就需要投入各种训练手段,最大限度去挖掘运动员的技能与体能,使它在最后的竞争中体现出来。而竞技体育要夺金牌,不仅仅是技能与体能,还要能把平时的训练程度和水平在比赛中发挥出来。如果临战时心理不过关就等于一个产品只完成了一半,价值会大打折扣。心理学是一门学问,怎么使运动员在决赛面前放下包袱,调整好心理状态,把竞技水平发挥出来,是竞技体育的管理者和教练员不可回避的难题。而我们现在很多人缺少这方面的能力。 现在,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各代表团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奥运会上一个项目有许多人有实力拿金牌,就看谁驾驭和临场指挥的水平更高,谁在细节上把握得准确到位,谁才不会与金牌擦肩而过。 肖天总结说,从竞技体育的管理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已从粗放型进入到了集约型。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要对项目特点把握准确,对规律认识清楚;要精通业务,在思想方法上既要重视实践经验又要有理论思维,不能只靠感觉,满足于一知半解。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