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果充满变数老记比谁都忙 世乒赛在紧张中画上句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8日11:23 人民网-环球时报 | ||
只进行了7天的世乒赛,居然也搞得紧紧张张。特别是25日晚上男单半决赛孔令辉与施拉格的比赛,更让人一直把心提到嗓子眼,最后孔令辉以总比分3∶4失败无缘决赛。这7天的紧张也总算画上了句号。 球员为比分紧张 世界大赛哪有不紧张的?可是,巴黎世乒赛的紧张气氛或多或少是国际乒联自己制造出来的。 每局11分和无遮挡发球的新规则,本无束缚球员手脚的意图,只是希望乒乓球项目能够争取更多的爱好者和经济支持。可比赛毕竟需要斤斤计较,一得一失都是辛苦和价值。结果,球员的神经实实在在被影响了,每发一球,每打一板,越是大牌球员越是豁不出去,倒让“黑马”一夜成名。如果说这是新赛制强化了胜负的偶然性,也没有什么不好。否则,希腊的格林卡打了十几年也出不了头,打削球的韩国小子朱世赫更不会比老大哥金泽洙更令人瞩目。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法国的盖亭和勒古、德国的罗斯科普夫、克罗地亚的普里莫拉茨等老面孔,也该另找事情做了。乒坛老油子擅长后发制人、起死回生,在新规则的考试中不及格,不值得惋惜,不然乒乓球运动的生命力何在? 记者在赛场内外听到的各种议论里,但凡强手都不喜欢11分制。有行家计算过,两名球员的实力倘若是六四开,按21分制比分大约是21∶15左右,折合11分制大约是11∶8,这显然抑制了强手的优势。特别是在心理稳定和战术选择上,强手受到的威胁肯定更大。中国队女单选手郭焱、李楠都是第七局以两分之差落败,李楠甚至与德国的沃西克战成17∶19,等于有一半比分是在生死关头你追我赶得到的。假如决胜局采取21分制,这种局面就会大不相同。而且现在改成7局4胜,只要争得先手,落后者连扳4局的战例少得让人几乎可以背出来,远不如过去5局3胜时后来居上的可能性大。乒乓球搞成神经战,又何必? 裁判为争议紧张 乒乓球裁判纯粹是“大爷”,坐在那里不用跑腿,只要别走神,什么都妥了。可是俗话说得好,“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 男子单打第二轮,比分落后的中国选手邱贻可顽强地追赶到9∶10的时候,对面的德国名将波尔又一次失误,10平。但是,波尔向裁判员提出邱贻可的来球是用手而不是球拍击出的。裁判员没有接受波尔的申诉。虽然手腕以下触球均为有效,但是很可能发生连击。波尔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可是裁判员根本没注意到。比赛继续进行,波尔再也没得分。 女单比赛中,中国选手郭焱从0∶3落后连追3局,大有翻盘之势。决胜局打过一半,观众开始起哄,直至7∶4,在一阵阵口哨和怪叫声中,主裁判才醒悟,忘记让双方交换场地了。主裁判忘了,副裁判也没想起这条规矩。中国队总教练蔡振华说:“裁判也紧张了。” 日本的一对男子双打选手比规定时间迟到了10分钟,被判定弃权。日本选手称没有接到组委会将比赛时间提前的通知,连运动员下榻的酒店告示栏上也没有张贴,这不是日本方面的过失。日本人办事一向守时的信誉在这时管了大用,组委会批准补赛。结果,没拿日本人当回事的比利时塞弗兄弟被淘汰了,老大不高兴。双方都在抱怨。组委会向仲裁委员会征求对此事的处理意见,可那些仲裁委员们来自各国,谁也不愿意得罪人。 记者为发稿紧张 一届世乒赛,要打几千场,近30张球台同时开战,最多的一天从早到晚连续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比赛,一眨眼,没盯住这边有名将落马,再一走神,那边不知又冒出个什么罢赛的新闻。记者采访世乒赛,真比看奥运会还紧张。 乒乓球运动非改革不可,上万人远远看着场上双方击打一只小白球,记分牌并非坐在任何角度的观众都能看到,而且字母和数字都小小的,看了半天,搞不清谁跟谁在比赛,相互打听比分成了记者席上最多的声音。 巴黎这几天阴雨绵绵,体育馆里却热得冒汗,新闻中心里温度最高,传一篇稿子就是一身汗。虽然这里提供通讯条件,可是每天比赛结束后很快就要轰人。法国人以为打完球就应该没事了,哪知中国记者先要采访球员、教练,再把稿子“敲”出来,才算完成任务。最后离开新闻中心的总是中国记者,就像在比赛中坚持到最后的大多是中国选手一样。 没有哪支队伍像中国队这样,来巴黎参赛的目标是5个单项冠军全要。这也“苦”了中国记者,球员水平高,冠军拿得多,稿子也要多发。 国际乒联通常将代表大会安排在世乒赛期间举行。但是,中国球员出场的比赛在世乒赛上场次多分量重,中国记者哪还顾得上采访会议?中国乒协的意见在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往往举足轻重,而国际乒联的决议又事关中国乒乓球今后的发展策略,不能不关注。于是,分身无术成了中国记者的又一种紧张。本报赴法国特派记者汪大昭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