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给国球未来敲警钟 三点启迪呼唤百花齐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4:51 东方网-文汇报 | ||
巴黎世乒赛落幕,中国队得四失一,分量最重的男单没有拿下来。这同赛制有一定的关系,假如是21分制,朱世赫可能上不来,他可能过不了马琳这一关。新赛制使得瓦尔德内尔第一轮出局,排名世界第一的波尔第二轮落马,名将纷纷失蹄,比赛偶然性增加。 这次世乒赛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今后要强调六字方针:“抢先”。21分制,讲究开局、中盘、残局,开局总有一个摸索试探的策略,一局比赛有整体性战略性的考虑;11分制 第二个启示,要提倡百花齐放,鼓励各种打法都可以攀登世界高峰。我在女队的时候,就提倡百花齐放、多种打法并存,那时有一个选手陈子荷,长胶打法,很怪异,每次对阵我们用她对付对方的一号主力,总能建功。这次,战胜李佳薇的日本选手福原爱反手是长胶,朱世赫反手也是长胶。 启示之三,法国观众营造的世乒赛气氛,值得我们学习。法国观众喜欢看乒乓球比赛,而且特别有礼貌,懂行,他们为双方运动员鼓掌,而当运动员发球的时候,全场安静,不是敲锣打鼓的那种。 施拉格成功,同原中国运动员赴欧洲、赴奥地利打球有关系。在奥地利,原中国选手有丁毅、钱千里、陈卫星等。丁毅是“海外兵团”击败中国选手第一人,施拉格多年来同他们一起打球。乒乓球是世界的,不是中国的,原中国运动员到世界各地打球,推动当地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也是对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贡献。因此,我们为施拉格而高兴。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