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颖珊梦想成真 休斯回到起点--花样滑冰“梦想篇”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31日13:07 今晚报 | ||
2002年2月,关颖珊输了,休斯赢了;2003年3月,关颖珊赢了,休斯输了。生活,在这两个世界顶尖的花样滑冰女选手身上转了个大圈,似乎又回到了起点。然而,2003年世锦赛女子单人滑的第1名和第6名却共同享受了华盛顿观众起立并长时间鼓掌的“冠军待遇”——因为在她们身上,人们都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梦想的力量”。 关颖珊:第5次梦想成真 对于22岁的关颖珊来说,2002年2月到2003年3月,这13个月的经历本身就有如梦境:前一半是噩梦,后一半是美梦。 2002年,关颖珊在奥运会上输给休斯、在世锦赛上输给斯鲁斯卡娅——“冠军选手”的行列似乎开始排斥她的存在。最失意时,她想到过离去,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大学、男友、新职业;没有冰刀,没有冰场,也没有两次与奥运会冠军失之交臂的痛苦。可就在此刻,关颖珊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弃我所热爱的事情?为什么要放弃梦想?” “继续梦想”成就了美梦的开端。2002年失败的教训,2003年的第7个全美冠军,都给了关颖珊重新前进的力量。为了世锦赛,她先后放弃了四大洲锦标赛和大奖赛总决赛。终于,一个全新的关颖珊在3月29日晚上出现在人们面前。在那媒体称为“不可思议的4分钟”里,关颖珊又在做着怎样的“梦”呢? “我从来没有感觉这么放松、这么冷静、这么有力量。我已经拥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过去,再获得任何东西都是额外的收获。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么要证明的,我只是走出去,开始滑。我让外面的世界退场了,我让自己完全自由了!” “自由”心态成就了美梦的结局。在成功完成6个三周跳和一连串精彩的旋转、步法后,在西班牙风格的吉他音乐弹完最后一个音符后,在全场观众提前45秒起立鼓掌后,关颖珊成为了历史上第2个5次获得世锦赛女单冠军的选手,仅次于挪威人索尼娅·赫尼,她在1927年到1936年十次加冕这项桂冠。而当梦想第5次实现的那一刻,关颖珊好像还不敢相信这传奇般的成就,她说:“今晚、这一周……这就像……啊!我都没词了!” 但是我们有词,我们会用世界上最奢侈的语言来描述关颖珊的巨大成功——连续8年在世锦赛上获得奖牌,将任何一种“优雅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关颖珊此刻所做的仍然是梦想,梦想2006年。 休斯:回到“梦想的起点” 对于17岁的萨拉·休斯来说,这13个月更像一个混合着狂喜、得意、困惑与彷徨的、从巅峰滑到谷底、然后又从谷底艰难爬坡的怪诞梦境。这位奥运会冠军,在奥运会后不可避免地上演了老套的剧情——迷失了。 休斯说:“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想做的与滑冰无关的事情太多了!”她想完成全部高中学业,可是一天只能上半天的课;她想好好训练,可仅仅一个电视特辑就能让训练计划变成废纸;她有好几个商业合同,还有好多奥运会冠军非尽不可的义务……休斯说:“我疲于奔命!”再加上右膝的肌肉拉伤,休斯整整缺席了一个赛季的比赛。当回到世锦赛赛场上时,休斯在预选赛中的表现几乎惨不忍睹,她大部分的跳跃动作都无法完成了。 然而在自由滑中,休斯却让观众们为自己起立鼓掌了。那是因为她只在一个三周跳中失误,其他动作相当完美;也是因为她依然开朗自信地微笑着,微笑着面对自己曾经实现过梦想、又失去了梦想的“剧场”;更是因为这微笑,因为这坚持追逐梦想的演出,她获得了第6名。休斯在描述自己的回归时说:“我花费了很大的毅力才来到这里、来滑冰。” 关颖珊在重新崛起,而休斯无疑是回到了起点,需要再次开始“织梦”了。同时,这个在盐湖城惊喜了(或者说震惊了)所有人的女孩还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由于包括哈佛在内的三家大学已经发来了入学通知,她必须选择:学业还是滑冰,哪一个是自己梦中的未来?在这个问题面前,休斯久久沉默后回答:“花样滑冰当然是我的最爱。我还要回来,还要享受这一切乐趣。然后,还要继续完成我的学业。我想,这就够了。”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梦!希望休斯能够实现它。不管怎样,有梦的人就有力量。彭延媛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