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乒乓球省级队主管教练赞成鼓励打直板正胶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08日09:5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乒乓世界》杂志2003年第三期在《技术专题》栏目中刊登了题为《直板正胶失落的文明》的文章,其中的《调查》表明:多数省级乒乓球队主管教练赞成鼓励青少年打直板正胶。 正胶即颗粒朝外的胶皮,以贴有正胶的球拍击球,出手速度快,但摩擦力稍逊而不易制造弧线,且落台弹起后的第二速度衰减较快,适用于快攻打法。早期的中国乒乓球选手多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乒协教练员委员会会议期间,《乒乓世界》杂志向各省级队主管教练发放调查问卷,获得34份有效样本。调查结果表明,直板正胶打法的运动员在省级队中占11.5%。主管教练对5项提问的回答如下: 1、从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打法的角度考虑,有没有必要鼓励青少年打直板正胶?88.2%的人认为有必要,认为没有必要和不好说的各占5.9%。 2、是否需要像80年代那样,规定全国性的比赛必须派一名直板正胶选手上场?38.7%的人认为需要,25.8%的人认为不需要,35.5%的人认为不好说。 3、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是不是迫使直板正胶选手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14.7%的人认为是,85.3%的人认为不是。 4、除了反手横打,直板正胶还有没有创新的余地?90%的人认为有,10%的人认为没有。 5、类似于王皓的打法(反手没有推挡完全横打)是不是今后直板正胶的发展方向?16.1%的人认为是,83.9%的人认为不是。 许绍发:不能把直板正胶打入冷宫 许绍发说,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我国传统的直板正胶打法是有必要的。因为正胶有近台速度快的特点,尽管难度很大,打的人也少,但打好了它是一种很有威胁的打法。刘国梁在当时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获得了“大满贯”呢,我们不应该把直板正胶快攻打法打入冷宫。 许绍发谈到,80年代,直板正胶快攻打法的优秀运动员中,江嘉良、谢赛克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用正手发力打弧圈球,但是在相持中反手太弱。这个问题一直波及到1974年、1975年出生的运动员,甚至包括现在的“大满贯”得主刘国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直板横打技术。这个技术的出现,使直板正胶的发展得以延续。但是刘国梁的直板横打属于半路出家,打到现在出现了很多漏洞,尤其是无遮挡发球的实施,使他在技术上碰到了很多困难。按刘国梁的年龄,他原本可以再打下去。而王皓比较独特,他不会推挡,只会横打,也就是说,他从小就接受了直板横打这个观点,从学打球时起就开始练习直板横打。 他认为,实行大球和无遮挡发球规则后,直板正胶的确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它并不是没有发展空间,但必须解决好技术发展问题。原来的模式,包括刘国梁现在的模式都不行。具体来说有两点:第一,必须有过硬的直板反手横打技术;第二,要解决好下旋球转上旋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直板正胶就很难再生存下去。 许绍发特别指出,对直板正胶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下旋球转上旋的问题。从目前刘国梁的技术来看,他正手拉下旋球的技术还不如当年的谢赛克和陈龙灿。他们两人的小上旋拉得很快、很冲,而刘国梁拉球吊得太多,速度不够。只要有谢赛克和陈龙灿的拉小上旋技术,也就是说正手对付下旋球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再加上现在的直板横打技术,直板正胶是可以打出成绩来的。七、八十年代,我们有几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第一是反手推挡没有攻击性,第二是发球后上不了手,原因就是下旋转上旋的技术没有解决好,这样,整个打法给人的感觉就没有新意,没有发展。所以,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直板正胶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