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记者马向菲、李丽、杨明) 上海网球大师杯赛在热闹了一星期后风光地收拍了。当世界网坛的高官们交口称赞上海的组织工作时,身在上海参与报道大师杯的外国记者们也竖起了大拇指。
英国《每日电讯》资深记者约翰·帕森斯是个走路都有些颤微微的老爷子,但报道网球可有些年头了。64岁的他已经和网球打了43年交道,报道过43届温布尔登公开赛,美国公
开赛也去过30多回。谈起这次上海大师杯赛,第一次来中国的帕森斯竖起了大拇指。
“太成功了,太棒了,无论是组织者、观众还是比赛都非常棒。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们第一次举办如此重大的比赛。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来中国。”
帕森斯先生虽然不太了解中国网球,但是他却觉得这项运动十分适合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无论在速度、技巧还是反应上都很出色,所以他相信网球一定能在这里得到大发展。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肯定能在网球上有所作为,”帕森斯说。
奥西安·山恩路是英国路透社著名网球记者,路透社许多漂亮的网球稿子都出自山恩之手。这位报道网球已经有10年的英国人说,他对上海大师杯赛印象最深刻的是观众。
“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观众来看比赛,而且他们都显得十分兴奋,赛场气氛特别热烈。真是没想到。他们的组织工作也不错,显得十分专业,了不起。”
德新社记者比尔·斯科特也是报道网球的老记者。他对大师杯赛赞扬一番后又挑了几个毛病。首先,他觉得食物不太对胃口,其次是来往于旅馆和赛场的班车有时候不太准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赛场里没有电源,也没有电话线,通信十分不便。
在谈到中国网球时,斯科特表示,他曾经5次来中国,感觉中国在网球方面才刚刚起步,网球人口不是太多。他十分诚恳地说,网球应该从孩子抓起,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打网球。现在中国还没有像泰国的帕拉敦·斯里查潘那样出色的职业选手,不过他相信长期努力将给中国网球带来飞跃。
悉尼《每日电讯》记者杰夫·韦尔斯说:“这是一届非凡的大师杯赛。它的组织工作、场地和新闻中心的设施都非常完善,服务非常周到,观众的素质也相当高。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韦尔斯是一位资深体育记者,从事网球专项报道已经有20年的时间。前两届里斯本和悉尼大师杯时,他都曾亲临现场报道。他认为上海大师杯赛同前两届相比,毫不逊色。
“GETTYIMAGINES”(盖蒂摄影社)记者马休斯·斯托克曼说:“上海大师杯的成功,上海这个城市的现代化,中国人的友好和开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还说:“我没有去过北京,但如果北京的情况和上海类似,那么我相信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将是非常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斯托克曼几年前来过中国,他觉得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认为到2008年时中国会更先进。“GETTYIMAGINES”是一家世界性摄影通讯社,总部设在洛杉矶。
瑞士每日消息报资深网球记者雷安·斯特奥夫尔已经报道网球20多年,仅大满贯公开赛就报道过47次,他供职的报纸在瑞士发行量最大。他说:“我跑过许多国家,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感觉新鲜极了。这次大师杯赛办得非常成功,从组织到新闻提供到观众,我都很满意。昨天,我写了500多行的稿子,因为瑞士选手费德勒进入了半决赛。”
讲到主办方面有什么不足,他说:“主要是还不习惯吃中餐。我每天都工作到次日凌晨2点,而新闻中心提供的晚饭是中餐,回宾馆也只能吃中餐,我感到不舒服。以后希望中国举办类似的赛事时注意这点。我就这点小意见。”
英国自由撰稿人艾莉克斯·拉姆齐是一位网球专栏作家,她同样毫不吝啬地给予上海大师杯热情洋溢的赞扬。她说:“一切都很好。”
拉姆齐尤其赞赏上海观众的素质。她表示,现场观众表现出来的对网球的热爱,以及对这项运动的理解,都让她感到惊奇。她说:“他们的确是在欣赏比赛,而不是盲目地支持哪个球星。”
从1988年第一次报道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到现在,拉姆齐一直从事网球专栏写作,曾先后为《时代周刊》等撰稿。此次她是作为《星期天苏格兰》的特约记者前来上海的。
在过去的一星期中,到上海的这些外国老记们,用他们的眼、他们的手和他们的口,关注、记录和赞扬着上海大师杯,并将上海乃至中国的形象传往世界各地。(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