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17日消息:国际汽车联合会主席、英国人马克思-莫斯利昨天第一次“驶入”上海。他不仅将出席今天在上海安亭举行的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开工奠基仪式,还把F1赛车这个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之一第一次带到中国。
昨晚,莫斯利先生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了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唐蒙视点”的专访。虽然在采访中莫斯利显得相当谨慎,并没有期待中的侃侃而谈,但他还是道出了不少他对“
汽车人生”的独特感悟。
莫斯利先生出生于英国一个名门望族家庭,父亲是著名的政治家,他本人还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学位,可为什么他还会选择在当时颇为冒险和受到质疑的赛车行业呢?“我只是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我享受赛车给我带来的紧张、刺激,并很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莫斯利淡淡地说。
可10年后,莫斯利虽然在F2赛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很快认识到,“我永远也成不了世界冠军”。于是,莫斯利转向赛车的研发工作,并利用他的才学和智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回顾我36年的汽车生涯,最大的好处其实就是可以让我周游世界,享受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我最值得欣慰、而没有遗憾的地方。”
莫斯利没有来过上海,不过在谈到F1能够给上海带来什么的时候,莫斯利自信地说:“以我的经验来说,F1对举办国、举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请相信我,F1会带给上海、带给中国很多很多。”
对于人们普遍担心的中国私人汽车还不普及的问题,莫斯利也正面回应:“群众基础当然重要,但不是绝对的。上个世纪初,欧洲的汽车普及率比现在中国、上海的情况还要低得多,但人们对汽车的热情没有受到影响。我相信全世界的人们都一样,包括中国人,都可以充分享受速度的快感。”
莫斯利在他62岁的时候,终于又完成了一个心愿,把赛车带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国家。为此,莫斯利说他“很骄傲”,也“很高兴来到伟大的中国”,他相信“中国和F1都会越开越快”。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