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北大登山队员遇难 > 正文

采访实录:央视《新闻调查》回首北大山鹰探险之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09月06日18:27 新浪体育

  【内容提示】

  2002年8月7日,曾经有过辉煌登山历史的北京大学山鹰社在西藏希夏邦马峰遭遇了社团成立以来最大的灾难,五名品学兼优的北大学生在登顶途中因雪崩丧生;他们的精神令人感慨,他们的牺牲让人感伤。五位年轻生命的消逝引发了一场有关探险活动的争论--人为什么要挑战自然?人为什么要超越自我极限?在恶劣的环境中追求实现精神价值的同时,如何
保持一种科学与理性的态度?带着这些问题,《新闻调查》记者不仅走进了北大,而且还找到了八十年代以来国内一些著名探险活动的资料,走访了几位国内著名的探险家。

  【调查对象】

  北大山鹰社遇难队员雷宇(资料)

  北京大学校长许志宏(讲话)

  北京大学山鹰社代表(发言)

  遇难者家属(发言)

  北京高校学生

  原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凤桐

  中国探险协会主席严江征

  上海电视台主任编辑宋继昌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

  【调查过程】

  一、山鹰折翅学子追思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立于1989年,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生社团之一,现有成员二百多人,自成立以来曾多次攀登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高山。今年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在西夏邦马雪山西峰遭遇雪崩事故,有五名北大学生在这次事故中不幸遇难。牺牲的五名同学分别是林礼清、卢臻、雷宇、杨磊和张兴柏。

  [北京大学追思会现场,追思会主持人]现在我宣布北京大学山鹰社希夏邦玛西峰遇难同学追思会开始。请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为表彰在攀登希夏邦玛西峰过程中遇难的五位同学,经北京大学奖励委员会研究决定追授雷宇、林礼清、杨磊、卢臻、张兴佰等五位同学"登山勇士"荣誉称号,同时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决定追授上述五位同学"共青团标兵"。

  雷宇,原北大山鹰社社长,曾经在2000年和2001年两次登上过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今年5月,在北大山鹰社登山队赴西夏邦马峰之前,一家名为所罗门的传媒公司曾对此次遇难队员之一的雷宇进行过采访,以下是该公司提供的雷宇生前资料。

  雷宇:我原来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社长,山鹰社是北大的一个学生社团,是一群比较热爱自然的喜欢户外运动的学生组成,每年的暑期里面要组织一支登山队去攀登一些高海拔的雪山。我觉得人总得有一个目标,或者说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吧,如果选定了一个目标之后可以说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那就必须得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就算以后或者说你的看法有变化或者说你的目标转移了,也应该用这种心态来完成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

  在这段采访结束后三个月,雷宇带着他的理想和志趣,走进了西夏邦马峰。

  [8月26日北京大学山鹰社西夏邦马西峰遇难同学追思会现场,北京大学校长许志宏]悼念和追思五位北大的优秀学子、山鹰社在攀登希夏邦玛西峰过程中遭遇雪崩而遇难的雷宇、林礼清、杨磊、卢臻和张兴佰同学,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

  同时,许志宏还表示:山鹰精神基本体现了北大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是北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希望山鹰社能从这次山难中汲取教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成熟,北大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鹰社的活动。

  此次山难事故的发生在北京各高校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北京高校学生甲:我觉得他们那种行为挺崇高的。

  北京高校学生乙:我觉得不管怎么来说生命是很宝贵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次,都只有一次。

  北京高校学生丙:他们其实还算是死得其所的,他们还是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北京高校学生丁:但是登了一个山峰以后这个生命就从此消失了,觉得很遗憾。

  北京高校学生丙:但是他们留在我们心里面是一个精神,应该是不懈地去追求和争取吧。

  虽然距离西夏邦马西峰山难事故已经过去三个多星期了,前来北大山鹰社门口吊唁遇难学生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王凤桐,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在长达37年的登山生涯中参加了十几次国家级登山活动,曾经担任北大山鹰社顾问。

  王凤桐:昨天我已经偷偷摸摸地到他们山鹰社的那个区域我就去看了一下,看了一下同学们在那儿已经都在那儿去悼念,我站在外面,我连大门都没进,我很受感动。他们这次遇难,虽然很年轻,但是他们也是一生的价值啊。

  记者: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呢,这次山难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

  王凤桐:从我的经历,我来回顾,那么一般我们登山、探险活动本身来讲它就是有客观危险性的,没有客观危险叫什么探险呢?

  记者:对。

  王凤桐:就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前人没有生活过的环境,前人没有采取过的措施,那么这样才叫探险。

  记者:有一个人曾经问一个著名的登山家,说:你为什么要去登山呢?因为他不理解他。然后这个登山家说:因为山在那儿。您觉得登山的乐趣在什么地方呢?

  王凤桐:他那个山还没人登过,我们要去登一登,看一看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究竟有多大困难,前人登过几次失败,到底它什么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赞成这句话。因为那个山它在那儿,别人没登成,我们去看一看,这个里面就赋予它一种人类的主动的探索精神。

  二、"在攀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对自我超越的成就感"

  严江征,毕业于空军气象学院,1993年出任中国探险协会主席,参与过众多野外探险活动。

  严江征:雪山在我心目当中那是非常圣洁的。你在攀登的过程之中确实是要历尽艰辛,因为你毕竟是要靠你的这两条腿来克服地球这种巨大的引力,那么实际上在克服这种引力的同时我觉得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在克服你自身的各种弱点,所以我认为呢,就是在攀登的过程中人可以获得一种对自我超越的成就感,可以获得一种更强的自信心。

  记者:可是这种自我实现、这种自我的超越,如果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话,它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严江征:有的人他衡量生命的这种尺度,他是另外一种尺度,有的人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对吧?与妻儿老小长相守。而有的人是想获得一种非常昂扬的充满激情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那么这个方面就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群对生活他有不同的追求。

  记者:这种伤亡事故在探险活动中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严江征:如果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你既然是到自然严酷的环境当中来从事这种活动,那么肯定他就要面对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讲就是人类已经对大自然它所有的这种内在规律我们都能够穷尽一切,远远达不到,所以说有些事故的发生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你比如像登山过程中所发生的雪崩事故通常都是这样。

  三、回溯长江、黄河漂流史

  北大学生遭遇山难事故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957年,中国登山队在攀登雪山时遭遇雪崩,在雪崩中第一位遇难的就是当时北大气象专业的一名助教;而像北大山鹰社攀登西夏邦马西峰这样的户外探险活动,出现伤亡事故也不是第一次。

  [影像资料:长江源头。]

  此影像资料拍摄于1985年,拍摄者尧茂书曾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中国民间户外探险活动的第一人。被人们称作"长江漂流第一人"的尧茂书在1985年6月孤身一人前往长江源头开始漂流长江,1985年7月24日,由于孤身行舟没有后勤救援,在金沙通伽峡不幸遇难。尧茂书牺牲一年之后,人们在金沙江畔为他立下了这座纪念碑,与此同时,又有三支漂流探险队启程漂流长江。在这次探险活动中,有11名探险队员遇难。1987年,又有三支探险队进行了黄河漂流,在漂流过程中7人遇难。

  严江征:中国的这种民间的自发性的这种探险活动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以长江漂流为发端,这样地在国内蓬勃兴起了。

  记者:那个时期的探险活动有一种什么样的特点?

  严江征:通常都是自发性的,这是一;第二个,就是要表现的是为国争光了,来敢为天下先了。长江漂流和黄河漂流过程中确实也都付出了非常沉重的这种伤亡的代价。

  记者:很多人看来这个探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冒险的一种行为。

  严江征:我从事探险活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二十多年当中我和很多的队员们在一起合作过,根据我个人的感受和我的观察,我的这些队友们他们都是一些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并不是因为厌世才专门去到这样的一些蛮荒之地,去寻找死神。探险和登山,它最终的目的是在于追求目标的达成,也就是追求成功,而并不是去找死。

  记者:从您这儿来看,探险应该怎么来解释?

  严江征:"探险"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一个"探"一个"险",通常人们都关注后面这个字,对吧?都关注这个"险",而忽略了前边这个"探"字。所谓的"探"就是对于未知事物来进行这种探查、探索和探求,那么这个"探"我们的理解它就是一种发现。就是如果他的这次出行,他没有非常明确的发现目的的话,那么我们通常都称之为是户外运动。

  记者:户外运动和这种探险,其实还是有严格的区分的?

  严江征:对,因为探险活动本身它是围绕着一个特定目标的发现来进行的,而户外运动呢,它可以说是现代人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来陶冶自己的情感,对吧?!他所从事的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

  长江、黄河漂流中发生的遇难事故并没有阻挡人们对于户外探险活动的热爱。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尝试各种形式的户外探险活动。

  严江征: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内的探险活动开始向一种多元化方向发展,就是探险的这种目标、探险活动的这种形式,已经不仅仅限于江河漂流了,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上海的余纯顺,那么这个人呢他是靠他的双腿创造了很多奇迹,来丈量中国的土地。

  四、余纯顺的探险之路

  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处的一个封闭盆地,这里气候恶劣,寸草不生,尤其在夏季,最高气温可达88摄氏度,并时有沙漠风暴发生,可以说是一片死亡之海。早在1988年,余纯顺就开始了单人徒步走遍全中国的探险历程。之后的八年中,他的总行程达8.4万华里。1996年余纯顺决定单人徒步穿越罗布泊。对他的这次探险,上海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拍摄。

  记者:就你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而言的话,你觉得他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都怎么样?

  宋继昌(上海电视台主任编辑):他总的感觉是不及走遍西藏那么艰难,他认为他不但这次可以穿越罗布泊,他原来计划他是要从库尔勒穿越罗布泊以后一直走到敦煌去,然后(1996年)9月份重点是去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以对他来说罗布泊好像是一次实验,为以后的更长、更艰难的穿越打下一个基础。

  记者: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给您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即便是多少年过去还会栩栩如生。

  宋继昌:就是临走那天早晨,那天早晨我们起了一个大早就在旁边拍他,从他起来收帐蓬这个过程我们都拍下来了,这时我们感到尽管相信他能够穿过去,但是感到危险还在那里,所以说不出地非常担心,所以应该说我们的镜头就是拍得很细腻的,一边拍一边心里面在默默地跟他告别,在祝愿他。还有那天晚上,就是给他送行,我们那天晚上把大家身上所有感到对他有利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他挑,比方讲卫星定位仪,他不要,他说这个路他已经熟了,已经走过了,卫星定位仪用得不熟练倒反而出事情,劝他也没用。

  1996年6月11日早上8点,余纯顺向一直伴随他的向导和摄制组告别,走进了茫茫的戈壁滩。6月12日傍晚,罗布泊刮起了沙暴。6月13日,预定的会合地点,余纯顺没有出现。人们开始搜索。6月18日,直升机发现了余纯顺的帐篷。这时他已经遇难。经专家分析,余纯顺死于高温脱水,因为当时是罗布泊最为炎热的时候。

  记者:这件事过去之后,反过头来看余纯顺这个人,你觉得他是一个理智的、有经验的探险家吗?

  宋继昌:是的。我感到他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当然他也不缺乏浪漫的东西,他会有许多激情,但是激情后面他有理性,多年的经验支撑在那里,所以这次他出事以后我们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回来一年当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会发生这个事情?所以第二年我们给他修墓,又专门去考察了现场,发现他倒下的地方离开正路了,离开正路有段路。赵子允进去的,分析下来,当时估计:他是不是大意了,太大意了。他拿了个照相机在不断地拍照,在该拐弯的地方几步就走过去了,走过去就一直走,一直走到晚上发现不对了,又回来,回来以后,走走,(觉得)不应该回来,这条路对的呢。我估计这一个晚上他肯定来来回回、来来回回,所以我在想,那天晚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事情,他日记也没记下来。

  记者:当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并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之后,现在您怎么理解探险这两个字?

  宋继昌:探险就是打破自己的平庸生活,就是挑战自我,就是让自己身体和精神上面来一次突破。

  [余纯顺生前录音]浪迹天涯多年走过的地方也算不少,还没看到像这样的地貌,地球在亿万年的演变中能使沧海变成像这样的戈壁荒漠和独特的雅丹地貌,那么人的生命又算什么呢?我觉得如果人仅是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在家乡,而不到处去看看,去领略一下地球上美丽的地方,我觉得那真是枉活一世。其实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是美丽的地方,越是壮阔的地方,越是有特点的地方,越是能形成对比的地方,越是使你目不暇给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严江征:有一部分人在这种探险活动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的这种精神境界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刘少创:无后援挑战极点

  正因为探险带给人们超越自我的挑战,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项活动。

  刘少创,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第一位以单人徒步无后援形式,探索北极奥秘的探险家。2001年,精心准备了六年的刘少创,走入了冰雪覆盖的北极。

  记者:单人徒步无后援从陆地到北极,这样的探险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刘少创:单人徒步无后援到达北极点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从陆地直接走到极点,然后中间拖着雪橇,完全不靠任何外界的动力,完全是滑雪、拖雪橇带着自己的这些补给到达北极。

  记者:在整个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人?

  刘少创:对。

  记者:而且没有后援?

  刘少创:对。所谓的后援就是中间没有补给。

  记者:你当时怎么想到要做这样一件事情?

  刘少创:这件事情我们实际上是想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当时皮尔里在1906年到达北极点以后人类以不同的方式又多次到达了北极点。那么就是说从陆地直接徒步到极点的已经有一百八十多人了,就是说狗拉雪橇呀,滑雪呀,这些都有的,一共一百八十多人了,那么单人徒步无后援的已经有26个人了,这里没有中国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那么这26个人无后援到北极点也没有中国人,中国人在极地这方面,特别是北极这方面经验确实很缺乏。

  记者: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准备了多长时间?

  刘少创:应该说这个准备时间可长了,应该说从1995年开始准备。

  记者:那这种准备都包括哪几方面呢?

  刘少创:一个是你体力上的准备,就像星期六、星期天啊,我可以从这里走到通县,再往东一直往东走,然后再走回来。

  记者:一直走到通县?

  刘少创:对,是这样的。

  记者:走多长时间呢?

  刘少创:我一般保证每天走十个小时。

  记者:有必要用这样长时间枯燥的行走的方式吗?

  刘少创:这是很必要的。因为在北极比如你走,在冰上行走的话,一般情况下每天要走8到10个小时而且是拖着很多的东西,拖着很多东西,还有很多冰的起伏、裂缝要过,体力消耗非常大的,那么体力上的锻炼非常必要。然后你心理上的一些准备这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心理上的准备包括哪些内容呢?

  刘少创:心理准备我觉得应该调整,首先应该想到:这个事儿成不了应该怎么样。

  记者:首先想到的是这一点,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啊。--我觉得要想攀登一座山峰,完成一次冒险,首先应该怀着必胜的信念去才行。

  刘少创:反正我觉得我要做心理调整,因为大自然中的这个变数太多。你去这个地方,你要做这个事情,你肯定是说--我老跟别人说一个例子--我们如果能成功就是我们钻大自然的一个空子,我们做了很周密的准备以后钻大自然的一个空子,我们有可能能成功,不是说我想成功我自己有多么伟大。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我老用这句话--什么都不是,这肯定是这样的。

  记者:物质上的准备都包括哪些呢?

  刘少创:物质准备上比如说主要是跟装备,像我们选的雪橇都要选最好的雪橇,那么像和生命有关的一些,像定位的、通讯的这些装备都是双份的,包括铱星电话都是两部铱星电视,GPS是两部GPS,像罗盘都是两个,炉子是两个,所有这些跟生命有关的东西必须是双份的。记者:像这样的这种科学探险的活动中您觉得最重要的装备是什么?

  刘少创:这我很难说哪个东西最重要,我觉得哪个东西都很重要,少一个都不行。

  记者:在后来的实践中您的这种准备起到作用了吗?

  刘少创:即使准备了双份它还会出现问题。

  记者:比如说呢?

  刘少创:比如说炉子,当时我准备两个炉子,这两个炉子实际上到最后给我造成最大的问题就是炉子。

  直到今天,刘少创对他当时所带的这两个炉子还是耿耿于怀;当时他已经在北极孤独地行走了18天;但是两个炉子却再也打不着火了。

  刘少创:我们决定从这个地方撤回来,就是炉子造成的问题。

  记者:那个时候有没有可能克服一下困难继续往前走?

  刘少创:这很困难。

  记者:因为已经走了18天了。

  刘少创:退回来我还有第二次机会,我想再去还可以去,如果我要是沉下去了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已经走了18天的刘少创未能实现他单人徒步无后援走到极点的目标,他又花了18天的时间走回了大本营。

  记者:不管怎么说呢,这个活动最终它是没有成功。

  刘少创:这很正常。每年都有这样(的事),这地方来来往往的这种(探险家),探险的人的成功和失败交织在一块了,没有分得成功的就如何如何或者说失败的就如何,我说这是别人的一种态度,对自己来说也应该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比如我到的时候,我到了北极点也没伟大到如何如何,那么同样半截我走不了了,我回来我也并没有觉得我就真正像一只狗熊似的,没有这种感觉。

  记者:其实是对自己的负责。

  刘少创:对。你这种负责实际上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人,那么你除了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的人负责,对所有参与这件事和关心你的人、热爱你的人负责,而不能说我自己说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记者:有没有给你留下遗憾?

  刘少创:这遗憾肯定有。因为我一直希望从陆地到极点,这算是一个梦想吧,但是没有实现这东西只能到下一次,当然对这次来说还有遗憾。

  虽然没能实现单人徒步走到极点的目标,但是在36天的时间里,刘少创收集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刘少创:我把它分成探险这部分和科学这部分。那我就从科学这部分来说,我们现在把这条路走通了,为我以后的这种在北极上就是北冰洋上进行科学考察我已经把它路走通了,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我沿途收集的一些资料、已经收集的一些科学数据,现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已经达到目的了。从探险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从陆地到极点,这是没有达到目的的,我们还要继续做这种工作。

  记者:但是下一次还有可能会失败,也许走了20天、25天又回来了。

  刘少创:又会回来了,很有可能,那么我掉头回来就完了而不能说再去玩命。但是这个梦想,这个梦还要一直做下去,这个梦要一直做下去,到我走不了的时候,别人要单独做这件事,我都会给他们提供很多帮助,包括补给、救援,然后一些装备,我们都可以做这个工作。

  从北极回国后,刘少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他准备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前往北极。

  六、"从事探险,应慎之又慎"

  近年来,随着户外探险活动的逐步开展,如何在探险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保证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严江征:这些年在户外活动中确实是出现了一些伤亡的事故,那么这种事故的发生的次数和遇难的人数似乎有所增长,它是同目前从事这类活动的人群的数量的一种增长它有着一个比例的关系,成一个正比的关系。探险的过程中死亡肯定是会出现的,但是作为我们来讲,在从事这个活动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把这个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的程度。

  记者: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严江征:首先一个,就是要在做计划的时候,你这个计划本身要建立在对你所进行这种活动地域的自然环境的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再一个,是从计划上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事先都应该做最充分的估计和考虑,并且拟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三个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之中需要有非常严密的组织。

  记者:探险和冒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的内涵却是天壤之别的。

  严江征:对。探险它因为是为了一种很明确的一种特定的目标所进行的这样一种活动,它并不是拿生命来做无谓的牺牲。

  七、"当你离去的时候,山峰依然存在"

  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煽动着人类每一颗好奇的心,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记者:作为一个从事了二十多年探险事业的一个专业从业人员,您怎么看待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严江征:首先就是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人类在自然当中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很多一些报章媒体上大量地使用,就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这样的字眼,比如谁征服了什么什么、谁征服了什么什么,你征服了一座山、你征服了一条河,你或者征服了一片沙漠,那么这种词汇比较多,对大自然人类绝对不要存有什么其它狂妄的非分之想,那是非常危险的。

  记者:那我登上了一个山顶,不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就是挑战的一种成功、一种征服上的一种成功吗?

  严江征:你的这种挑战的成功呢,我认为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你自己挑战的成功。你克服了这种疲劳感、你克服了你的这种劳累、你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你登上了这座山峰,但是你不可能长久地站在山峰上,你不可能长久地把山峰踩在你的脚下,当你离去的时候山峰依然存在,你还照样要仰望它。

  【调查者】

  制片人:赵薇赛纳张洁

  出镜记者:董倩杨春

  编导:王猛何勇

  摄像:栗严孙逊陈威李卫华

  录音:沈鹏刘昶

  统筹:杜晓静姚涵范祯赵慧侠吴楠

  解说:姚宇军

  制作:郑曼茜

  监制:李挺庄殿君

  总监制:孙玉胜

  【播出时间】

  首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2002年9月1日(星期日)18:20-19:00

  重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002年9月3日(星期二)10:23-11:03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北大登山队员遇难专题 
 相关链接
图文-山难遇难同学追悼会 北大人陷入悲痛中 (2002/8/26 21:58)
图文-北大为山难遇难同学举行追悼会 小花诉相思 (2002/8/26 21:52)
图文-北京大学为山难遇难同学举行追悼会 (2002/8/26 21:49)
北京大学为山难罹难“山鹰”设立专门捐款账号 (2002/8/25 19:53)
图文-北大山鹰攀岩场开放为勇士悼念 个人募捐 (2002/8/24 16:26)
图文-北大山鹰攀岩场开放 岩壁前堆起小玛尼堆 (2002/8/24 16:24)
图文-北大山鹰攀岩场开放为勇士悼念 悼念横幅 (2002/8/24 16:19)
图文-北大山鹰攀岩场开放为勇士悼念 火祭仪式 (2002/8/24 16:16)
图文-北大山鹰攀岩场开放为勇士悼念 举行火祭仪式 (2002/8/24 16:14)
北大山难搜救现场纪实:随时都有发生雪崩的危险 (2002/8/24 07:26)
南方周末:我们悲痛但我们必须承担--致北大山鹰 (2002/8/23 10:25)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发短信不仅获积分,还能拿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20万天南海北帅哥美眉的超级社区!保密手机号码,速配帮你找到趣味相投的他/她!
手机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徐怀钰] 飞起来
[周 蕙] 体温
[郑秀文] 今日几号
[陈冠希] 爱没有罪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新酷运动产品沙龙
  • 麦克格雷迪II运动鞋
  • 潘婷女子健身服!
  • 图书
  • 洋话连篇65折!
  • 考试书全场7折起
  • MD精品有买必送
  • SONY MZ-N1 NETMD送超值组合
  • SONY MZ-R909 顶级配置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竞技风暴意见反馈留言板 投稿信箱 电话:010-82628468 010-82628888转510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