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北大登山队员遇难 > 正文

圣洁的雪山向我们召唤 北大山鹰折翅希夏邦马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08月19日16:32 金羊网-羊城体育

  8月12日从西藏拉萨传来一个令全国震动的噩耗,北大登山队5名队员在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西峰遇难,其中两人被证实死亡,三人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北大山鹰突然折翅山巅,举国同悲。

  登山活动本是距死亡最近的一种冒险活动,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此次引起轰动,皆因落难者是风华正茂的北大学子。五名遇难学生分别为北大数学系98级的林礼清、电子系98级
的雷宇(两人刚被保送进北大读研究生)、力学系2000级的卢臻、数学系99级的杨磊、行政管理系2000级的张兴柏。原本年轻绚烂的生命之花在希夏邦马峰之巅悄然凋谢。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惨剧?现在就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探寻事件真相——

  圣洁的雪山向我们召唤

  据说,在北大登山队提交登山申请时,曾经遭遇登山协会反对,但又是什么原因,最终未能阻止他们踏上这条不归路?

  早在半年前,北大山鹰社的几名队员已在筹备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暑假前山鹰社正式向学校领导提交申请,他们在申请信中饱含激情地将这次活动称为是“遥远而圣洁的雪山又向我们发出了召唤。”山鹰社是北大最成熟的一个学生团体,近年来成功攀登过许多座世界高峰,学校领导在强调了安全问题后自然放行。

  当登山申请提交到负责技术审核登山协会时,登山中心却表示不赞同。首先,希夏邦马主峰虽然在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14座山峰中,位于最后一位。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攀登难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大。这次北大登山队提出要攀登的西峰大本营海拔5000米,与顶峰的海拔高差大于珠峰,而且攀登路线更长,地形更为复杂,在登山路线上要经过冰塔林、雪崩区和不少暗裂缝。

  另外,北大登山队选择的登山时间是在暑假期间,而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是每年六月初至九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会造成雨雪频繁、云雾弥漫的恶劣天气,登山时的能见度比较差,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气温相对高,山上的积雪容易融化松动形成雪崩。应该说春秋两季才比较适合登山。

  虽然登山中心提出反对意见,但由于学校方面、学生家长同意,同时西藏登山协会也同意让学生登山,登山中心最终也决定放行。

  7月13日,北大山鹰社的15名登山队员向心中的圣峰开拔。

  50元埋下祸根

  在危险的季节攀登危险性很高的山峰,登山队员却又放弃租用向导和可能在危急情况下救他们一命的卫星海事电话,这又是为什么?

  每向这半年来一直魂牵梦绕的山峰前进一米,登山队员的心跳就加速几下,他们对成功征服这座山峰充满了信心。当7月25日到达西藏定日后,队员卢臻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在一张印有冈底斯神山照片的明信片上,用工整的字迹写下了一行留给自己的祝福:“扎西德勒。”寄回北大自己的宿舍。他留下了一份祝福等待自己归来。

  正当登山队为登山做最后准备时,他们又遇上一个难题,经验丰富的西藏登山队针对较为恶劣的天气和地势情况,向北大登山队建议聘请高山向导和技术顾问;建议租用一台海事卫星电话,以备急用。由于资金原因,队员在经过协商后拒绝了这些建议。最后只从西藏登山队借来了3台步话机,用于短程联系。就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登山队员,在没有充分的后勤保障条件的情况下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记者事后了解,一般专业登山队在登山时都会配备海事卫星电话以防不测,而西藏登山队有3部海事卫星电话。当时负责人表示租金为50元一天,但鉴于租用对象是学生,只需付基本话费,但北大登山队还是拒绝了。记者从一名在珠峰使用过卫星电话的登山者口中了解到,海事电话的通话费相当高,一分钟通话就得花上几百元,估计是这个原因令北大登山队对之敬谢不敏。

  不可抑制的寒冷

  登山有一个规矩,新雪三天后不能行军,出事前一天是大雾天气,可见有降雪,登山队员却铤而走险,是经验不足还是……

  7月24日,登山队在山脚下建立了大本营,一直到8月2日,天气状况良好,登山队将登山路线修到海拔6600米,建立了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并且将物资运送完毕。但情况到8月3日发生了变化。

  8月3日,天气一直不稳定,降水开始增多,全体队员下撤到大本营休整,队员分成ABC三组,A组由具有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称号的林礼清、雷宇、卢臻和另两名队员组成,负责修路和突击顶峰的任务。8月5日,A组建立三号营地(6600米),B组上二号营地。

  8月6日,A组往上修路到达6700米,B组早起运输物资至三号营地,他们遇上了因雾推迟出发的A组,B组撤回二号营地,当晚,两个组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出事前一天是大雾天气,可见有降雪,大量降雪之后,比较容易发生雪崩,所以,登山有个规矩,新雪三天后不能行军。但北大登山队却选择了继续前进。

  记者了解到,5年前,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在攀登希夏邦马峰时也遭遇过类似的问题。赞助费用不够,必要的物质装备和技术装备不到位;协作人员太少,运输、修路等对队员的体力消耗过大;天气情况不尽如人意,雪大风大……那一次,地大登山队在距顶峰不到200米的地方,决定下撤。因为天气恶劣,队员的体力不能保证在登顶后还能安全下山。

  8月7日,上午11点,B组通过步话机与A组联系,得知A组正在6700米以上修路,到达两块大石头的位置。当时,A组的队员表示,身体感觉相当寒冷,这不是个好兆头!此后两组联络中断,到傍晚仍未联系上。记者想起曾经有一名中国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采访登山队随队攀登到6000米的高度,在拍照时突然感觉身体发冷,全队人员马上脱下各自身上的羽绒服,全都披在这名记者身上,但仍无济于事,这名记者最终长眠在雪山上。

  8月8日,B组四人前往三号营地,到达时能见度不好,没有发现脚印,保温瓶里水是冷的,并向上搜索未果,于是在三号营地等候。到晚上8点仍未见A组队员返回,于是再上山寻找,一个半小时后,搜索未果返回。这天夜里,B组在三号营地轮值等待,他们彻夜开灯,期望能给A组的队员引路,但A组一直没有消息。

  冰雪下赫然一具尸体

  一位曾经登上世界各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在阐释登山意义时说:“在登山中,最让人激动的,不是登顶的瞬间,而是下山后看见第一片绿色的瞬间。”只可惜,五名热爱登山的北大学子再也享受不到这种快乐了。

  8月9日,由于与下面营地联络不畅,B组派两个人下山报信,另外两个人上山搜寻。在通往顶峰的路上,大约海拔6700米的位置,发现两名队员的遗体,其中一人大半身被雪崩掩埋,在两块巨石下面,发现有大规模雪崩的痕迹。四处搜索,没有发现其他生还者,估计被崩下的冰雪掩埋。据现场登山队员估计,是新雪后队员向上攀登切断雪层,引发雪崩,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遇难队员即便当时被雪掩埋没有造成突然的遇难,也会被雪弄懵不能冷静求生而导致死亡。

  雪崩是登山者最畏惧的一种现象。陡峭的山坡上不断聚集积雪,因本身的重量不断增加或因地震等因素而失去平衡导致崩塌、滑落的现象,称为雪崩。一般小型雪崩一次崩塌下来几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冰雪,大型雪崩崩塌下来的冰雪甚至重达十几万吨,破坏力之大可见一斑。西藏一名登山协会的主席告诉记者,他就曾经遭遇一次小型的雪崩,当时眼前一片白,所幸堆积雪层不厚,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向上捅了一个小洞,把帽子捅出雪外,几分钟后被人救出。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事后他在医院足足躺了半个月。

  由于登山队没有与外界联系的通讯工具,山上发生的意外事故没有能及时传到拉萨和北京。两名队员辗转于12日晚才赶到拉萨求援。如今12天过去了,失踪三名队员仍毫无音讯。外界普遍认为由于低温和缺食水,三名队员即使没被雪埋也已失去生存的希望。

  一名北大学生在网上留言:“别说了,他们只是睡着了!”也许他们早已化做雪山之魂,永远守护着他们不惜为之献出生命的希夏邦马峰。素素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北大登山队员遇难专题 
 相关链接
搜救队今抵雪崩事故现场 5名北大登山队员全部遇难 (2002/8/19 14:16)
北大登山队五名遇难队员遗体全部找到 (2002/8/19 11:00)
北大山难成媒体关注中心 校方全力防范记者 (2002/8/19 09:34)
北大党委副书记王登峰欢迎下撤登山队员时讲话 (2002/8/19 03:57)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杨传堂看望北大学生讲话 (2002/8/19 03:55)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的虚拟历程
手机号:
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S.H.E ] 无可取代
[巴赫] C大调前奏曲
《薰衣草》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新酷运动产品沙龙
  • 麦克格雷迪II运动鞋
  • 潘婷女子健身服!
  •   精品热卖
  • 电话机名牌新品
  • 脱毛美容专区
  • 喜赛体育
  • 网拍特卖场
  • wilson网拍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竞技风暴意见反馈留言板 投稿信箱 电话:010-82628468 010-82628888转510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