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海湖7月31日电(记者朱建军)海拔3500米的日月山31日成为近百名参赛运动员最大的挑战。不过,已从前4段比赛的艰苦磨砺中走出来的各国车手似乎已适应了高原的特点。日月山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处秀丽的风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前进途中的一只“拦路虎”。
从省会西宁出发,沿着青藏公路向西南飞驰,路过青峰翠峦、风景秀丽的湟源峡、日
月峡,远远就能看见那高高的日月山。逶迤的山岭挡住了西去的道路,山顶的日月亭在向行人招手。这里是文成公主经过的古道,从这里可以通往青海草原直到西藏拉萨。
沿着盘山路盘旋而上,只见山口路边立着一块碑,上书雄劲有力的“日月山”三个大字。路两旁山顶上日亭和月亭古香古色。人们每到此处,都要下车登岭,俯望那尽收眼底的万里江山。东边是河湟谷地,良田漠漠,柳烟蒙蒙,一幅塞上江南泼墨图;西边是广阔草原,帐篷点点,牛羊成群,是另一幅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写意画。日月山自古是农牧区的分界线。过去出门的人过此山就有点“出塞”的感觉,所以在民间流传着“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的谚语。当然,现在人们到此不但不会有这类伤感,反而会被丰美的草原牧场风光所吸引。
日月亭,更吸引着游人。人们在这里记忆起中原文化,追思千年往事。据民俗学专家赵宗福教授介绍,日月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名山。早在《山海经》的“大荒西经”中就有如此的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姬天门,日月所入。”有人认为,这里所说的“日月山”就是眼前的这个日月山。
据介绍,日月山在古代又叫赤岭。南北朝时高僧们去西域,常常经过此山。唐代的诗人们经常提到赤岭,因为这里是唐朝和吐蕃两国的分界,汉藏人民在这里茶马互市,进行贸易,在朝野中很有名。
相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西嫁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时,唐太宗怕他到西藏后想念家乡,便命能工巧匠赶制了两面能照见中原山河的日月宝镜送给公主。一天,公主一行来到途径此地,从山头往西一看,茫茫原野,荒草离离,果然心绪触动,泪如泉涌,不肯前行。她拿出日月宝镜一看,长安城里无限繁华,秦川大地春花烂漫,她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唐朝的土地。可是她又想起了唐太宗的一再嘱托,考虑到自己肩负着沟通汉藏文化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扔在山上,向西踏上了吐蕃的地界。那日月宝镜化作山脉,人们就把它称为日月山,作为对文成公主的永久怀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