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至80年代,中国乒坛曾经涌现了像张燮林、郑敏之、陆元盛等一长串的削球高手,他们为中国乒乓球队东征西讨,摧城拔寨屡立战功。但是在男队出了国手丁松、女队出了全国冠军王辉之后,削球手,特别是优秀的削球手越来越少。削球危机在中国乒坛提上日程,从年初开始,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了以副总教练陆元盛牵头的研究小组,挽救削球!
日前,记者赴河北正定乒乓球基地,专门就此向陆元盛教练了解削球的现状。
陆元盛说,在去年大阪的第4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没有一名削球手的阵容。而接下来的全运会比赛也反映出,国内打法越来越单一,快攻与削球打法少了。以往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势就是在于群体上的优势,各种打法都有。削球以往对中国乒乓球队做出过贡献,比如曾用丁松对付瑞典队。而同时各种打法都有,才会相互促进,高水平的削球手可以帮助进攻型球员提高拉球能力,有利于共同发展。
削球打法的减少是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削球手的培养难度大,培养周期长,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深入钻研。而且从选才开始,就应该让条件更好的球员去打削球,而目前常常是如果攻球慢就去打削球,现有的国家队球员,身体条件都不是最好的。同时,在奥运会限制名额后,削球手不好配双打,从而也限制了削球手的参赛机会。陆元盛强调,由于目前国际上也没有顶级的削球手,还没有对我们构成威胁,因而问题一时还显现不出来。
中国乒乓球队开始在培养削球手上下功夫。陆元盛说削球手要花更多时间训练,目前难在训练时间比例的掌握,攻削要各占一半,往往两方面都练不好。“我们现在从训练方法上研究,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削球的稳定性。”陆元盛说,“原来的国家队几名削球队员处在降级边缘,现在能赢球到一半左右,有所成效。”
他认为,削球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削球手的信心不足。因而要慢慢改变,第一步是建立球员的信心,教练员也要加强信心。
陆元盛也强调短时间内国内不会出现削球高手。目前男队有削球手侯英超,女队有范瑛、唐媛、鞠莲华。范瑛处于中上水平,另外两个中下水平。他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年轻球员,还需要进一步磨练。
由于削球手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陆元盛也希望全国同行一起努力。从选才开始,就要选择心理素质强,有耐力,韧劲好,身材高一点,球感好的球员培养。同时他也呼吁器材商对削球器材进行更大投入,更多研究。(沙子)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