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肖春飞)28岁是田径选手的黄金年龄,但对于今年22岁的三级跳远高手黄秋艳而言,她能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而在6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达到巅峰状态吗?这是中国田径界面临的一个严峻话题——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帮助“神童”们日后不会“泯然众人”。
广西壮族姑娘黄秋艳是一个三级跳远天才,接触这个项目不到两年就拿了八运会冠军,在去年11月的九运会和今年3月的中日室内田径对抗赛上,先后改写室外、室内两项亚洲纪
录。她渴望跳进奥运会前三名。
但是中国田径奥运希望之星近年来陨落之多、之快的背景,使人对黄秋艳的未来忧心忡忡。就女子跳远项目而言,任瑞萍、关英楠等都曾经红极一时,但是当她们站在亚洲的巅峰去攀爬世界之巅时,却被伤病折磨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从遗传学上来看,中国田径选手的力量跟西方相比有明显差距,这是先天不足;跳远尤其是三级跳远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在利用科技延长运动寿命方面,国内更是远远比不上西方,这是后天不足。先天不足加后天不足,让中国田径选手在很多项目上无法打破欧美垄断。
如果田径界现在还一味埋怨“人种差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跟西方的体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与西方田径界科技化程度的差距呢?却在进一步拉大。日前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助理冯树勇在上海观战室内田径赛时,心情沉重地说:“中国田径现在落后世界田径发展30年。”
“拔苗助长”是很多地方田径队的通病,一些好的田径苗子很小就开始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也不管他们正处于发育阶段,心肺功能还不健全,骨骼还没长全。这样的训练方法也确实“速成”了一批少年高手,但他们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令人唏嘘。
奥运冠军王军霞在去年九运会时就有过这样的反思:现在大家都说田径运动员的成绩不好,我觉得不要再说运动员了,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教练的水平、教练的训练方法?不是说中国运动员的身体都不好,而是由于过早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给运动员带来了伤病,以后总是受伤,很可惜。国外运动员也有伤病,但相对来说训练方法更科学,医疗保障更先进。
人人皆知“向科技要成绩”,但在中国田径界,还存在着科研专家求田径教练的奇怪现象。要想把科技真正应用到日常训练中,亟须提高教练员的科技意识和能力,惟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以教练员为中心的团队,组织各方面的科技人员为教练员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广西田径队总教练冯振仁很推崇前苏联的“三合一”:一名田径选手身后跟着三个人,教练+心理专家+保健专家。
我国专业体育科学研究人员数量有限,各地的体育科研水平也不均衡,要想全部实现“三合一”还不可能。目前,保证科技对田径支持力度的最好办法,是利用国家队这一组织形式和北京、上海等地优良的科技环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黄秋艳等尖子选手的科技“营养”需求。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键在于田径管理部门,上层的认识明确了,才能带动基层对科学介入训练认识的提高。前不久田管中心进行了“大换血”,新班子的组建突出了年轻化和高学历的特点,原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罗超毅出任田管中心新主任,中心4个领导,有2个博士、2个硕士,相信他们将不遗余力促进科技与田径的接触与融合。(完)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