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会上,协议记分绝对是中国特色,是利是弊,也是各有说法。
“协议兵团”声势浩大
早在四年前的八运会上,“协议兵团”就在上海滩小试牛刀,但当时还未形成气候。
今番九运会,各代表团中有2000多名交流协议队员,占参赛队员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他们为各个代表团争金夺银立下战功,广东队金牌扶摇直上便得益于此。
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司长杨树安评价说,这是资源共享。他认为,一是人才和资金的结合,也就是人才大省交流到经济大省。二是选手和强项的结合。三是一些省区不具备训练条件,可以把选手送到有条件的省区训练,体现举国育才体制。
透视半块奖牌
“协议兵团”若获奖牌,老东家和新东家各有半块奖牌入账。但也有人反映,交流到外省的选手真碰上老家的人多半会“不战而败”。对此,杨树安称,政策的制定有其时代局限性,这种不战而胜的现象及暗箱操作现象就是“协议兵团”腐败的一面。所以,国家体育总局早已着手研究,力求人才交流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协议兵团”开发西部
西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经费十分有限。可是,西北人强健、剽悍,体力和耐力先天占优,适合力量、耐力项目。所以,他们在摔跤、拳击、自行车、马术等项目上不乏人才。仅从九运会拳击比赛来看,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的拳手均有不俗表现。新疆获1金1银3铜,陕西、青海各获1银,甘肃有半块铜牌入账。看来,如何利用好协议交流人才的政策,以带动当地优势项目的水平提高,是西北体育打好群众基础,竞技体育上台阶的可行之路。
不少省市的体育局局长认为,交流应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人才的培养。否则,就会出现泡沫现象。(李立)
   全新推出周星驰电影短信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