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章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作为组委会官员曾参与第五至第八届全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曾先后担任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秘书长。)
九运会开赛数日,乒乓球、跳水、体操、自行车、射击等赛场一批新人脱颖而出,他们所创造的成绩和不凡的表现煞是喜人;许多老将拼搏于赛场,其精神可嘉。综观九运会,尽管出现了部分可塑之才,但具备冲击世界水平的顶尖人才却凤毛麟角。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和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培养后备人才必须遵循成才规律,切不可急功近利。
竞赛规程总则明确提出:“举办九运会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锻炼和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4年一届轰轰烈烈的全运会绝不仅仅是打一场“内战”。
历史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我国一些项目之所以上不去或大幅度滑坡正是由于重一线队伍、轻后备人才的培养。比如,有的项目国家队几年不变阵容,老的拖着打,新手接不上;队伍一旦更替,水平随之下降。上届八运会,羽毛球强省福建队以老队员为主参赛,结果男女队全军覆没。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规律。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打法和战术,都须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忽视训练的层次和连续性、科学性,盲目地向运动员要成绩,导致少年儿童训练成人化,其结果必定造成拔苗助长,使苗子过早夭折。有的人为了谋取虚假成绩,擅改运动员年龄,形成青年打少年、成年打青年的恶性局面。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体制、赛制的原因,又有人才培养意识和外部环境压力的制约等。我认为,当前为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培养后备人才,是全国体育界的一件大事,必须改革体制,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从战略上予以重视和付诸实施。首先是改革全运会体制,加大奥运会成绩与全运会挂钩的力度,以充分调动地方、解放军向国家输送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二是对于现有的竞赛结构与制度进行调整,形成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才的成长体制;三是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有长远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要只盯着自己任期内的目标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上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四是大力宣传培养后备人才的意义和作用,宣传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科学周期,形成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吴寿章
快来下载九运会精彩手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