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暗,全场静寂。一道绿色的激光划破黑夜,如离弦之箭横跨整个体育场,准确点燃九运会主火炬!--昨晚,九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利用高科技激光点燃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昨晚,东道主选手陈小敏接过最后一棒火炬后,并没有跑向体育场北面的主火炬台,而是朝体育场的南面跑去。这时,不少观众都产生疑问:这南北相距200多米远,陈小敏如何 点燃火炬?原来,这里停放着一辆长9米多、高4米多的激光点火发射车。当陈小敏用火炬点燃该车前部点火盆内的导火索后,火光沿导火索迅速向后燃烧,而激光发射架受热感应升起,立即发射激光束,顿时主火炬台上烈焰腾空,九运圣火照亮夜空。整个点火过程不过三秒钟。
这一点火方式被不少观众认为极富创意,是“高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给了大家一个天大的惊喜”。
为了破解这一点火的更多“机密”,昨晚记者采访了主火炬点燃方式的领导者和主设计者--九运会大型活动部舞美管理处副处长肖棣光和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的黄奇士教授。
肖棣光感慨地说:“虽然整个点火仪式是在瞬间完成,但背后却写满了艰辛。事前,我们一共设计了四套方案,结果,只有这一套是最稳妥、最完善的。”
他透露:“我们最早确定的方案是利用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飞碟作为点火器,它从场地的一边起飞,在空中划着圈飞向火炬台。当时,我们分别请了上海和广州两家公司参与设计,前者率先设计成功。为此,我们曾两次赴上海对飞碟进行检测,结果都比较满意。他们设计的飞碟重2.5公斤左右,呈椭圆形,飞行过程中一边旋转还一边喷着火焰,十分好看。可非常不巧的是,这个方案与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点火方式惊人地相似,我们只好推翻这个方案重新来过。当时已是9月份了,离九运会开幕式不到3个月,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一个设计新颖又有科技含量的方案,困难实在很大。就在我们一筹莫展时,广州一家科技公司提出可以用卫星定位的方法点火,这下子大家的思路打开了。在飞碟方案的基础上,我们设想借用一个小型航模飞机,通过卫星定位方法遥控它飞向火炬台实施点火。‘飞机’很快设计出来了,它重约10公斤,飞行过程中,在空中划一个‘9’字,然后才飞向火炬台。可是这个方案有三个致命弱点:首先是飞行速度过快,完成点火在2至3秒内,观众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已结束了;其次,它在飞行过程中效果不错,但落地时模型总是‘受伤’;最后的问题更头疼,那就是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篷顶呈飘带形,高空的旋风、旋流很厉害,加上四周无线电干扰非常大,这种靠遥控的东西遇到这些因素很容易失灵。为稳妥起见,该方案最后也被‘枪毙’了。
“此后,我们又设计了两个方案:一是在第二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想用火箭沿着一条长长的绳索飞行,起飞前,它还将从地面一个大型的九运会会标中间穿过。该设想空中效果应该不错,但有一点却令我们改变了主意,那就是万一演员们放飞的气球挂在绳索上,岂不是前功尽弃?第四个方案,就是现在正式采纳的方案,即激光点火法。”
肖副处长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他说:“刚开始,省里的领导也不相信激光可以点火。有一次许德立副省长视察工作时,特意拿一支香烟靠近激光,结果香烟真被点着了。事后,许副省长非常欣赏这套方案,经他审批,最终选中了这一神奇的激光点火方案。”
据黄奇士教授介绍,当决定采用激光点火方案后,他们在设计点火车时,特别安装了电动提升架,让激光发射架缓缓升起,以起到紧扣观众心弦的作用。黄教授说,该激光点火车是特意订造的,重达两吨多。而点火成功的关键是该激光点火车要对准北面的主火炬。昨天,他们为此忙了一个下午。由于该车是后轮转向,操作难度特别大,而点火完成后必须在55秒之内撤离现场,因此除了车内有两个人操纵外,周围还约有20多人为它服务。
据了解,组委会曾进行过几次试点主火炬,为严保这个“一级机密”,每次都被安排在半夜进行。平时该车则被防雨布严严实实地捂着,其特殊用途鲜为人知。组委会如此保密,最终是为了达到将开幕式中“最大包袱”抖出最精彩的效果。(谢红、余颖、潘佳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