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会男排决赛6日以江苏队夺冠而告终,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四川队赢得亚军。而赛前行家们所看好的解放军、上海、辽宁等拥有众多新国手的队伍,并未出彩。
不只是四川老将的“微笑排球”打得出色,其他球队中老将的风头也大大盖过了年轻人:获得季军的浙江队,中流砥柱还是王贺斌、郑亮等30多岁的队员;八一队的陈琦带伤后依然得参战;山东队更是安家杰独星闪耀;而夺冠的江苏队,屡屡靠老将施海荣、卢卫中在 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八轮比赛下来,大家都看清了,目前国内最优秀的选手,还是上届国家队的几员大将,最佳主攻张翔,最好副攻郑亮,最佳二传周建安,最好的接应卢卫中、安家杰。
老将们长葆运动青春,老骥伏枥,自然可亲可敬,但中国男排的未来不由得人不担心,小伙子们怎么这样提不起气?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年轻球员一缺技术,二缺经验,而后者对全运会这样争夺激烈压力巨大的比赛来说尤为重要。
新秀们的技术被国家队主教练邸安和形容为“非常粗糙,进了国家队,一些基本的东西还不过关”。这与全国排球联赛不太景气,各地俱乐部急功近利、较少磨炼新人有关。
经验不足是现役国手不能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男排数年未参加高水平的世界联赛,与海外球队的交流也极少,造成了现役国手的大赛经验极少,在全运会这样压力极大的比赛下身心失衡,几乎发挥不出正常水平。邸安和失望地说:“临场应变能力太差。”
但就此也应该反思新的中国男排的组队与训练。由于新国家队没有采用以老带新的原则,把张翔、张利明等老将“一锅端”,造成了现役国手的训练只是低水平上的竞争,境界与技术难以提高,世界大赛的缺乏更使他们离高水平越来越远。
好在中国排协决定了重返世界联赛,国内联赛也要求各队必须以23岁以下的球员为主体。但愿经过往后几年的培育,我们会有些至少能雄霸亚洲的好球员。本报记者曾东平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