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来加拿大采访前,爱妻按照老习惯在行李中放了在国内已很少有人用的电热杯,她是想让我在工作之余能喝上一杯热水,暖暖怕冷的“中国胃”———老外的地头没热水,连婴儿喝的奶都是冷的。可到了埃德蒙顿后,记者发现此举多余了……
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中国风格的建筑,汉字几乎成了当地的一种时尚:商店、饭店的招牌中有汉字,当地的年轻人也喜欢将汉字纹在身上。记者乘地铁去赛场的路上,见过这 样的一幕:一个约三岁的小男孩,手上比划着中国功夫的动作,嘴里还嘟囔着“CHEN,CHEN(香港影星成龙的名字)”,足见中国文化已渗入到当地社会的每个角落。
记者在新闻中心因为行踪匆忙买错了IP电话卡,卡上没有说明,记者一时不知如何拨号,胡乱拨了一通后,电话里竟传来了熟悉的广东话———原来这种卡是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不仅如此,当地人还告诉记者,银行、商店、戏院等公共场合到处都有中文提示,当地很多人都会讲一两句中文。
“中国制造”的商品更是随处可见。到达的第一天,记者从新闻中心领取了一个赛会发的手提包。细细一看,在场的国内同行都哄然大笑———MADEINCHINA,手提包及包内的小纪念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商店内摆着大量的中国商品,各种服装、碗碟、玩具、小工艺品无一例外都打上了“中国烙印”。记得上次用外汇在法国给妻子买回一件价格不菲的时装,回到广州才发现是中国出产的,至今还被她埋怨。
每次出国采访,记者都能感觉到祖国前进的步伐。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MADEINCHINA”进入更多的国度,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啊! 特派记者赵宝彤(本报埃德蒙顿专电)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