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莫斯科,历史的目光聚焦在这方申奥的舞台上。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最后一个走上陈述讲坛的是申奥形象大使杨澜。虽然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这无疑是一次在亿万双目光注视下的精彩绽放。
“700多年前,有人问马可波罗,你有关中国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对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全世界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站在这一申奥的历史时刻,杨澜不辱使命,再一次赢得了掌声。
走下申奥的舞台,杨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站在申奥讲坛上的杨澜是如此稳健、历练、从容、大气,你的心里就没有一点的紧张吗?在这份自信的背后是什么?
杨澜:我真的一点没有紧张,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我做的关于文化计划的陈述,是许多专家用两年时间精心设计的,比如其中的火炬接力计划,在陈述报告中都是用上万字来描述的。这次的4分钟不是孤立的,它是从过去的两年当中,从十几万字的报告中一次又一次提炼的结果。
我所做的努力就是,在陈述中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也在其中参与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所以我还是心里有底的。当时如果奥委会成员关于文化的计划有什么问题,我是要做现场回答的。
记者:在当时北京作陈述时,现场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反响吗?
杨澜:我觉得这次李岚清副总理和刘淇市长用英语发言,也是很好的政府形象。特别是当刘淇市长说:你们可能听出来我正在学英语。这种谦逊又不失自信的表述当场就赢得了一片友好的笑声和掌声。
我觉得这是一种在国际舞台上新的开放式中国官员形象,可以看出这些领导人在这上面都是花了一番功夫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这次是有所突破的。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这个团队里有很多专家,比如廖秀东女士,她来自香港,是北京市的环保顾问,她的回答很有水准,非常专业到位,语言也很准确、精炼,当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拥抱在一起,我们都觉得在这样一个团体里是非常自豪的。
记者:上次申奥结果出来后你哭了,这次有没有哭?上次何振梁先生对你说,杨澜,让你白跑了一趟,这次你对他说什么了?
杨澜:这次我没哭,有的人哭了,但我没有。我就是高兴地叫,好像要把心里的高兴都叫出来。我们的陈述结束后,是被提问最多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心里有底儿了。
结果出来后,我对何振梁先生说:“这回没有白跑一趟吧!”
记者:结果出来之前,你心里有没有紧张?
杨澜: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我们的申奥团中有一位楼大鹏先生,我非常尊重他,他从小在英国长大,后来回国从事运动和管理,他发音中纯正的英语听起来让人一振。就在结果公布前,他问我是不是紧张,我说不紧张,他说我都紧张了,我不信你不紧张。我们测脉搏吧。结果我比楼先生还快,他说其实你比我紧张,我说不对,因为你是运动员。
记者:从电视里看到,吴征先生也去莫斯科了。
杨澜:对,他是我的声援团,他说要来陪陪我。
记者:做记者的你在莫斯科这次更多是被别人采访了。
杨澜:有一个加拿大女记者采访我,她的第一个问题是:“与多伦多比,在北京办奥运有什么好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奥林匹克精神将在13亿人中得到最有力的传播,这对奥林匹克精神是极大地促进。奥运会已经在欧洲举办了14次,美洲6次,而亚洲只有两次,还不是在中国,而北京的实力是不输给任何人的。”
“那么人权呢?”她问。我反问道:如果奥运在中国举行,请你告诉我,中国的整体社会状况是会更进步呢还是相反?她笑了,握着我的手说:“连我都觉得北京该赢。” 本报记者 杨晓文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