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斯山的诸神创造了奥运,古希腊的运动健儿把奥运圣火播散到全球。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的新经济商业浪潮,包围着五环奥运,象征人类的经济生活生命不止,生生不息,一切都在静悄悄地发展着。时间定格在公元2001年7月13日晚上10点09分。
申奥:催发中国新经济概念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那一刻激动人心的场面: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撕开了一个信封,然后告诉全世界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二轮投票之后,北京以超过半数的选票胜出!北京申奥组委会此番莫斯科之行可谓大获全胜。
那天夜里,古老的北京彻夜未眠,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然而同样辗转反侧的还有远隔万里的美国华尔街和欧洲的法兰克福交易中心,大大小小基金投资者盯紧奥运--如果巴黎得胜,欧元区的经济预期必将提高,欧元势必坚挺;如果北京获胜,包括中国网络股在内的所有中国经济概念肯定“全线飘红”。
事后有基金经理回忆,只听得当时有人喊了一嗓子“Beijing Wins!(北京赢了!)”中国经济体的上市股票全线上扬。最显著的无疑是中国网络股,徘徊良久之后,饱受投资者集体起诉困扰的中华网强劲反弹34%,中国第一大门户新浪网交易日回升14%,盘后又上涨21%,第二大门户网站网易也有二成左右的升幅。
申奥成功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的最好写照,尤其是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其实在申奥成功之前,市场已有征兆。几个星期以前,《财富》推出了2001年度世界500强的综合排名,中国12家企业榜上有名。
尤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双强组成的中国通讯板块,以崭新的面貌亮相世界资本市场,出手不凡。从原来封闭体制中分拆出来中国联通,还是首次打入世界500强的两家中国企业之一,它代表国家在入世后贯彻开放市场承诺的部分行动,而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申奥成功,“北京概念”、“奥运概念”迅速升温。与申奥同步,世界级的投资银行也推出了系列的市场分析报告。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美林在报告中总结,鉴于北京申奥的巨大机遇,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概念股,美林认为这些股票具有潜力,值得长期投资。另一家投资银行高盛也表示了类似的意见。
基建投资:新经济的机遇
然而,有人指出,这些仅仅是奥运题材资本市场的一些短期炒作,真正的长线在于基础项目的投资,其中改善城市通讯系统、提供通讯网络的基础建设将搭上奥运的快车,获益不小。
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本将为2800亿人民币,最多不超过3000亿,由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两级财政支出,具体分配如下:130亿用于奥运会的实际运营,170亿用于建设奥运场馆,713亿花费在环境改善,还有一大部分,1800亿人民币将用以北京市的基础建设。
从现在到2008年,中国最主要的基础建设规划服从于国家的“十五”计划。“十五”计划在基建项目中最大的特征是国家大力加强对信息产业的投入,预计在5年中将投资5000亿美元,信息产业投资比例从现在的4.5%加高到7%。
消息灵通人士说,奥运会申办过程中,通讯设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预计国家在筹办奥运会的工作中,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不会低于“十五”计划中的比例。果然,7月14日,消息传来。据北京市新闻发言人唐龙的话说,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300亿元,其比例超过了先前的预计。
除了奥运举行时,各类ICP(网络内容提供商)、TCP(电视内容提供商)、BICP(宽带内容提供商)都将大行其道外,北京还将根据国家建设“数字北京”的规划,建设信息化社区、电子商务、电子政府和远程教育。
不管中国申奥是否成功,各大城市的信息港及信息都市的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一南一北,两座超级都市,已在市场体制的改革、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储备上展开竞争。2008年奥运盛会开幕,届时中国信息化龙头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数字化:新奥运的商机
北京申办奥运有三个口号:一是“绿色奥运,环保奥运”,二是“新北京,新奥运”,三是“现代奥运”。针对最后的一个口号,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实际也是北京奥运商业的争夺焦点。奥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业大蛋糕。
各个行业的商家都希望通过这几年的信息化改造,调整企业产业流程,争取在奥运商战中力拔头筹。日本首都东京于1964年申办了奥运会,会前当时日本民众中电视机的普及率很低,但是为了观看奥运赛事,电视机的销量显著增加——那时的电视机主要是模拟制式。
当年模拟电视机当然不会再次流行,可是最新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的竞争却因为申奥成功而加剧。单北京市场就有1200万人口,如果到2008年数字电视普及率达到20%,数字电视网络覆盖的家庭用户就达到100多万户,市场价值达百亿人民币,肯定有不少商家磨刀霍霍,虎视眈眈。
之前,北京市已经针对数字电视的播映做了一系列的试点。可能大家不知道,前一阶段风靡一时的,著名的京派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就是中国首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这部受到广泛关注的电视剧也是开了中国电视播映技术升级的先河。当然奥运会采用的数字电视往往是实况直播,其难度比电视剧更大,那时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就在北京申奥成功的一刹那,可口可乐北京公司的总经理按下电钮,为奥运特设的“金装奥运祝贺装”可口可乐3万瓶上线,当天夜里就杀入了北京、上海两地大型的超市。可口可乐公司在新经济浪潮中,原来也是岿然不动,号称自己依靠传统就能打败.com。可是科技股市不振之后,该公司反而是看准时机,反向杀入电子商务领域,重点推出了自己的网站。
不久以前,可口可乐公司就与中国PC市场的第二名北京方正集团联手,推出“奥运电脑大行动”,7000台电脑为公司网站引来无数注意力,获得满堂彩。而追溯可口可乐的历史,早在1937年的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时,就是奥委会的商业合作伙伴,著名的体育赞助商。本次可口可乐再战江湖,挟70多年奥运商战运作经验和网络分销渠道大军杀到,自是势在必得。
历届奥运均是亏损,可是1984年美国商业奇才尤布罗斯主掌洛杉机奥运会,首次以私人机构承办奥运会,却是赚得满满,从此把百年奥运同国家经济结合了起来,结束了奥运会曲高和寡,亏损连连的历史。神圣的奥运会走向了市场,取得奥运申办权就是得到了金饭碗,聚宝盆,奥运成了各国争抢的“香饽饽”。
据说尤布罗斯式的奥运赢利有4大绝技:利用已有的体育场馆,压缩基建投资;招募义务服务人员;与商业赞助商合作;还有出售电视节目的转播权。尤其是最后一条,包括电视的内容制作,卫星信号、线路的租用,占到奥运会预算收入的1/4~1/3,是一块“大肥肉”。
电视、体育、新闻等传媒行业巨头均是闻风而动。单是7月13日央视连续14小时的申奥直播收视率一直稳定在70%,申奥成功后收视率一度攀升到88%的创纪录数字,与央视联盟的海尔集团的手机广告被反复播放。等到2008年奥运正式召开,五洲健儿齐聚,同堂竞技,更是盛况空前,万人瞩目,电视行业奥运广告其中商机不言而喻。
纸质媒体也是不甘人后。北京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北京青年报》借助报社在奥运申办组内的“内应”关系,不仅派出记者远赴莫斯科,跟踪采访,还为奔赴其它四座申奥城市——巴黎、多伦多、大阪、伊斯坦布尔的记者配备了高精尖的卫星通讯器材,俨然一副媒体大战的态势。
新奥运:为中国经济添彩
北京成功后,喜报一般的15万份北青报号外随即连夜上市,马上被抢购一空,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然而中国人通过奥运能够赚到的钱,远不止这一些。
根据银行业的统计,奥运投资将每年为中国GDP增加0.3~0.4个百分点,以中国平均8万亿的年产值,奥运市场在5年之内将达到5000亿人民币的规模。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北京举办一届奥运会,中国的纯收入相当于多了一个上海的上缴财政。
有专家指出,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以外,奥运还将为中国带来3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服务业18万个,建筑业8万个。还有一大批与奥运相关的企业即将崛起。对比我们的近邻韩国,该国1981年获得申办权,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带动韩国诸多民族企业,如大宇、三星、LG等走向了世界。
奥运热估计还将流行一段时间,但是走入世界大市场的中国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们意识到,要把2008年奥运会举办为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之一,中国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业内已经有经济学家指出,对比韩国和日本历史数据,奥运会举行前后各年经济数据并没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奥运会不能扭转不利的经济大局,而是为良性运转的经济市场“加油助威”——不是“扭转乾坤”,而是“锦上添花”。
看来中国市场比前次申奥时,更加沉稳,更加成熟,更加审时度势,这似乎是长达7年的奥运等待给十多亿中国人最好的礼物。(金凡)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点击此处发送电子邮件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