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昨晚不是除夕,却比除夕更热闹;尽管昨晚不是元宵,却比团圆更快乐。已近子夜,若在平日,申城早已进入了梦乡,但昨晚的申城依然没有倦意。推窗望去,几乎所有的人家都灯火通明;漫步小区,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把频道锁定在申奥直播现场。申城的上空像过年一般绽放起了烟火,炸响了爆竹,最绚丽的色彩、最热烈的声响、最激昂的心声,都在祝福首都北京申奥成功!
世纪老人诗兴大发
革命老人夏征农兴致勃勃地与全家人一起收看收听了中央台的北京申奥喜获成功的喜讯,情不自禁地抚掌大笑,诗兴盎然。夏老昨与老伴方尼相约要争取活到108岁,亲眼看到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起的那一动人时刻……夏老之子夏逢南是江西日报社的高级记者,他对本报记者说:“我父亲青少年时代就是篮球运动员和田径爱好者,可惜旧中国被人贬为‘东亚病夫’。如今,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人民以顶天立地的崭新形象屹立东方,将点燃2008年的奥运圣火,这是何等兴奋的喜事,这是多么自豪的胜利,我父亲能不喜上眉梢,能不诗兴大发?”
北京来客高扬国旗
昨晚,正在上海参加APEC青年节的北京达因集团董事长张璨捧着她珍藏了8年的一面国旗,激动地哭了。8年前,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未能如愿,失望的张璨悄悄收起了原本准备拿出来挥舞的国旗。这次来沪开会正逢申奥投票揭晓日,她特意把这面国旗带在身边。10时11分,当“北京”两个字从萨马兰奇口中吐出,身为北京人的张璨捧着国旗哭了。与她一同收看申奥实况的各国青年代表额首相庆,为这个喜庆的夜晚欢呼雀跃,还兴奋地在这面别具意义的国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张璨把各国青年对申奥成功的祝愿带回北京。
已过零点,这群青年们还没有散去,团市委书记陈靖激动地告诉记者:上海百万青年默默地期盼着这一天,期盼着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欢呼的这一天。我们祝福北京,更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北京成功举办奥运!
莘莘学子激情四射
当远在莫斯科的萨马兰奇读出2008年奥运会主办地———“Beijing(北京)”时,复旦大学5301报告厅内响起了震耳的欢呼声和如雷的掌声,逾七百翘盼北京申奥成功的复旦学子终于可以骄傲地释放他们的激情。
欢歌声、呐喊声和四溢的香槟融合在一起,几百面鲜红的国旗和数条“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到处飘扬。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国歌、呐喊“北京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一位同学激动地告诉记者,8年前,在他读初中的时候,目睹北京痛失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十分难过。今天,他终于可以和北京一起欢庆这迟来的胜利了。另一位大二学生说,申奥成功是我国几代体育人的梦想,更是我国经济、政治、外交在世界开放格局中的胜利,开放的中国在腾飞。
复旦大学的这次“复旦学子盼奥运”活动原定晚上8:30开始,而从下午3时起,就有同学进场,至5时左右,报告厅里已经座无虚席。岂止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华东政法等多所高校都组织同学收看电视直播,有的校领导还和同学们一起举行了狂欢。
有预感也有“失算”
在证券行业工作的杨先生昨天白天就在网上寻找和申奥有关的信息,并以自己独特的分析眼光“看出”中国申奥成功的希望——他在网上看到伦敦博彩公司公布的申奥城市赔率排名中,中国排在第一位,赔率最低,他认为这说明全世界的人都看好中国北京,愿意把“宝”押在中国身上。这个发现令他欣喜不已,早早便进入兴奋状态。
“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在第二轮投票中就轻松胜出,遥遥领先于其他申办城市。”杨先生承认自己也有“失算”的时候,“我相信这是因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中国,肯定中国,大家都认同只有中国的参与,奥运历史才是完整的,奥运发展才是有前途的。这充分表明中国在发展,中国在强大,中国正在世界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到自豪!”
第一件事:打长途报喜讯
市市容环卫局的张莉萍昨晚早早坐在电视机前,与同在环卫局工作的丈夫一起关注申奥冲刺的整个过程。本来,她是要和儿子一起看最后结果的,因为她们全家早就盼着北京申奥成功,每次申奥的节目儿子从来不会放过。可是儿子刚参加完高考,昨天飞哈尔滨度假去了,娘儿俩说好看完电视就打电话。昨晚10时10分,当张女士一听到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她激动得赶紧跳起来给儿子打长途电话。“我太激动了,我特别高兴,申奥的成功标志着我们中国的威望越来越高,这是和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大事,今天的胜利对我们太重要了!我儿子一定也高兴死了,我要在第一时间和他分享成功的喜悦!”
一人守住一个电视
市一医院分院的张励昨天一天都在和同事们谈论北京申奥的事儿,医生护士们一面认真地为病人服务,一面惦记着晚上的实况转播。张女士全家昨晚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将投票过程看得更仔细一点,一家三口一人把着一个电视机,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当看到北京申奥成功时,她高兴得眼眶都红了:“我们今天终于成功了,我们为祖国骄傲!我明天要把这一切告诉今晚不能看电视的值班医务人员,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张女士的儿子小薛昨晚还在外面街上逛了一圈,他发现街头巷尾、公交车上,到处都有人在谈论申奥。10点之前,路上的行人都脚步匆匆,显然都是赶着回家看申奥的最后结果。天目西路上一些店铺门口早早地就放起了焰火炮仗,提前预祝北京成功。
给儿子一个“决策咨询意见”
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是上海市政府的决策咨询专家,昨晚他给自己正在上初一的儿子拟定了一个“决策咨询意见”——马上加紧外语学习,7年后到北京当奥运会志愿者,做一名亲身参与奥运的大学生。
诸教授全家昨晚一直守着电视机,他所居住的同济新村也是家家户户围着电视观看申奥结果。北京成功的消息一出,新村里喜庆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令文质彬彬的教授也激动得难以自抑:“中国成功了!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夺得奥运举办权,意义重大啊!我们国家今后必定能借着申奥成功的东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记者倪珺金耘孙卫星实习生汤涵婷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点击此处发送电子邮件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