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球!”
一个身体瘦弱却紧裹着国旗服的阿根廷老人,在球场入口处向记者伸出3个指头-这就是中国记者们到赛场后受到的第一次震撼。3个指头代表3个球,因为中青队在与阿根廷队上一场交手中曾经灌进对方球门3个球,于是所有阿根廷球迷都等着他们的小伙子们回敬这群东方客人3个球。对3场小组赛进14个球的阿根廷队来说,这不是一个很苛刻的要求。赛前,所 有球迷都相信他们办得到,包括工作人员。
萨斯菲尔德俱乐部的办公室,被临时征用为新闻中心。几位工作人员在热情地为中国记者分发球票后,同样不忘伸出3个指头,与中国记者斗气:“阿根廷队击败中国队,3个球!”阿根廷人显然急于以一场压倒性的胜利来盖住香港四国邀请赛上的一幕。
“萨维奥拉!”
15:50,第一场四分之一决赛结束,埃及队2:0击败美国。美埃之战刚结束,就到了阿根廷球迷的表演时间,“ArgentinaArgentina(阿根廷)”的吼声在全场响起。两个球门背后的球迷边唱边跳,整个看台都像在摇动。等15:15中阿两队进场热身时,场内已坐挤满了5万观众。这一刻,萨斯菲尔德就像阿根廷人预备好的盛宴,所有人都等不及要品尝了。
“萨维奥拉!”当然是萨维奥拉,除了他,在这个体育场内没有谁可以赢得如此响亮的欢呼,然后依次是进攻核心10号洛马格罗尼、后防中坚6号柯罗兹尼。
“谁怵谁下场”
中国记者入场后,四处找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此时,身着中国队队服的阎世铎像个普通观众一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中国足协的“掌门”,在阿根廷这个足球大国里,总是谦恭的。但他并不平静,刚才,他还在给中青队作最后动员。首先在充分肯定了全队在小组赛上的积极表现后,阎世铎针对中阿之战向队员们提出了“不留遗憾!不余遗力!”阎世铎说,能与阿根廷这样的世界强手较量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平时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锻炼机会,因此大家应该为中阿之战感到兴奋,如果谁对阿根廷发怵,可以赛前提出来,教练组决不会勉强他上场。“真正的男子汉死也要站着死,对阿一战不去管输赢结果,只要求大家打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丰田杯”
17:00,两队队长杜威与柯罗兹尼交换队旗,皮球在萨斯菲尔德体育场滚动的一瞬间,那种平日只在电视中才能见到的疯狂景象,猛然呈现眼前:纸带飞入场内、纸屑漫天飘舞。在主席台上方的二层看台上,不甘示弱地亮出两面五星红旗。但仅仅3分钟,阿根廷队的小个子球员罗德里格斯就在高个中国后卫的夹缝中将球顶进中青队大门--这难道是“屠杀”的信号吗?在球迷炸雷般的欢庆中,看台上的中国人一下陷入困顿。沉默不语的还有众多来观赛的日本记者,好些人可能是为博取当地球迷的好感,特意穿上了印有“TOYOTACUP(丰田杯)”字样的外衣,但作为亚洲人,此时他们站在中青队一边。
“中国队牛!”
17:47,中青队以0:1结束上半时。队员们走出体育场时,竟抬头向二层看台上数量极少的中国球迷鼓掌示意--除了比分以外,中青队又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下半场肯定有起色。尽管有了这个心理期待,但曲波的进球还是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这次换人太见效了,而除了进球,大家都不清楚这次进攻是如何发起的,只有进球。“中国队,牛!”身陷5万阿根廷球迷中的中国球迷和中国记者们爆发了。“Argentina--”5万阿根廷球迷马上就以呼喊而不是辱骂,仍然保持着强势,直到多明戈兹--猛将如云的阿队中唯一一名乙级队球员--为他们在乱军中攻进致胜之球。
“我没想到……”
直到裁判吹响终场哨,无论是场上的中青队还是场外的中国球迷都保持着一种昂扬。我打不过你,但我不怕你。这是一种少有的输球还保持着一丝愉快的体验。这使他们在赛后终于可以说:“我们觉得对得起凌晨起来看球的国内球迷。”而最高的评价来自对手,文雅的阿根廷主帅佩克曼说:“这是一场艰难的比赛,我没想到中国队表现得这么强。”在谈到与法国队的四分之一决赛时,佩克曼再次称:“我们不能轻看任何队,如果今天轻看了中国队,我们就会失败。”
中青队走向大巴时,组委会工作人员为他们鼓掌--2001年6月27日,中国青年队在第11届世青赛八分之一决赛中1:2不敌东道主。离别之际,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周葱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