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杯预选赛大幕的正式拉开,摆在米卢面前的难题越发严峻。但米卢还不打算选择“妥协”,他在“斗争”着,而马尔代夫就是“斗争”的第一个战场。
斗争一:都是李铁惹的祸?
这是昨天上午10时在“那桑德兰”会议室里的焦点问题。米卢开会前就精心准备了对 这一观点的“大批判”。
“那个失球是李铁的错吗?李铁有错,但其他人也有错,我要说,任何错误都不是一个人犯下的。”米卢把这个话题放在首位,因为他觉得“都是某人惹的祸”的观点在队里大流行,将十分危险。
“李伟峰上去了,谁来补吴承瑛的空当?”米卢说罢开始播放一段他精心“预谋”的录像带,上面显示范志毅当时也不在自己的防区,他正在不紧不慢地往回赶。米卢可能是想用这个“证据”说服队员,但他的麾下表示:“我没想到边后卫回防慢。”但米卢说:“在场上没有想不到,不应该想不到。”
米卢力图扭转那种“与人斗”的倾向,他要与中国球员的那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做番恶斗。虽然赛后他声称:“很满意”,但他对那个失球显然是耿耿于怀,就像对亚洲杯的失球解释一样,他说:“中国队无论哪个环节不犯错,这个失球都不会发生。”说完他就用录像来阐释自己的“集体主义思想”。
斗争二:最漂亮的球没进
“你们在西安最漂亮的入球是哪一个?是下半场33分钟徐云龙没进的那个球!”米卢的“斗争”方式很独特。
那个球是杨晨在左路突入禁区回传,后方高速插上的徐云龙抡脚就射,球被对方守门员扑出,但米卢对此拍案叫绝。没有进的这个球之所以被米卢列为最漂亮的入球,是因为这是集体配合产生的结果。“它是很现代的进球”———米卢这样评价。
米卢把剪辑的6个入球让队员看,“这6个球都是通过两三人的配合打进的”。他对依靠定位球,仰仗高空优势的几个入球并不在乎,谢晖2球、范志毅1球、徐云龙1球、杨晨1球,李伟峰1球,米卢一一解析,他要“斗争”那种单兵蛮干式的入球,“运动中的密切配合是这些进球的共同特点”,米卢希望中国球员能悟出道道。
斗争三:用谁不用谁
不能说国家队在用人上已产生矛盾,但对于几个关键位置的争议,确实并不只限于新闻界和球迷。
刚到“那桑德兰”酒店大堂,一位国脚就对记者说:“老米现在开会时间越拖越长,比过去的中国教练有过之无不及,从10时到12时了还要开,说些什么,我也不明白……”米卢并非“任人唯亲”之人,但仍有球员有强烈“失宠”感,正式进入预选赛后,一些实力派球员对米卢的用人已有怨言,并直接向记者流露,这在以前几乎未闻。
三个中卫人选的安排将走向何方?李伟峰、范志毅、张恩华各有特点,但“范专家推至后腰”的提议至今未在米卢案头明朗。导致人选最整齐的后防线情绪不稳。徐云龙的突然“杀出”除了给米卢增加一个筹码外,负面的影响就是孙继海往哪放?
昨天,米卢否决了“把孙继海推向中场”的建议,这让孙继海继续“郁闷”。一位后防骁将对记者说:“米卢再不明确后防人员搭配方案,会引起几个后卫情绪更大的波动。”
事实上,对中场球员的不利评论早不止在队外。有人议论说,李铁的犯规和失误,马明宇回国后,速度比以前更慢,这两个中前卫影响了进攻的流畅性,“打马尔代夫还行,打伊朗他俩怎能抗得住?我不明白米卢为什么老用他俩,其实换一个下来也会把中场搞得更像样,米卢不能偏爱听话的球员,我们也在玩命练呀”,这名球员强调这是“报国心切”。
作为中场主将,申思的说法显得似乎更冷静些:“我认为米卢选来的这些人都是国内最好的中场球员,关键第一场比赛暴露出我们中场配合默契不足,就配合而言,确实不如地方俱乐部那么流畅,现在教练组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没有好的中场会影响到全局,就看米卢怎么办了……”
米卢表示,上谁不上谁不是他依据个人喜好,而是根据“科学而有建设性的原则”。
但国家队不是铁板一块,一个队员说:“说实话,我们队中任何人都是为了冲进世界杯而奋斗,每个人都想上场,但现在只能像阎主席说的:‘一切听米卢的吧’,这就是爱谁谁了。”
米卢的“斗争”谈不上激烈,因为国家队内部建立起了良好的“游戏规则”,但这个“斗争”会不会因为未来“十强赛”战势的不顺而升级呢?这是足协世界杯领导小组的“备战内容”之一。(李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