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的“菜地”没能阻止申花的脚步。佩特说,成功的一半来于他的助手:可可维奇、塞维奇。佩特说,他们是三位一体,少了谁都不行。这种观点也得到申花几位国脚的认可。
佩特曾用“自动化”形容现代足球,这与米卢不谋而合。所谓“自动化”,就是说足球场上的快速简练的传接球,队员反应迅速,转移灵活,场上的组织有序,类似计算机程序。佩特如今给申花安排的战术打法就以地面组织、快速传接球和边路的灵活转移为主。
从前两轮联赛看,申花对主教练的战术贯彻比国家队更好。申花的国脚分析这一现象时认为,原因之一是申花的风格一向如此,而国家队成员来自各俱乐部,不是每个人都适应类似的打法。另一方面南斯拉夫教练组合作密切作用极大。训练组三人分工明确细致,可可维奇负责刚开始的准备活动,技战术方面以佩特为主。全队合练,佩特发号施令,可可维奇则注意着每个队员的表现,不时提醒佩特注意某些细节。临近比赛前两天,主力分为两组,佩特带领前锋和前卫,可可维奇负责后卫。佩特对可可维奇负责的一组根本不用操心,经过多年的合作和对申花的了解,可可维奇对佩特的战术意图了然于胸,毫不走样地付诸实施。
瑞典国家队主教练舍德贝里曾将他和拉德贝克的关系称为“孪生兄弟”,虽然这样的“双头执政”在当今足坛独一无二,他说这种步调一致的关系是一支现代球队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很多欧洲俱乐部教练组都是固定不变的,主教练走到哪里都会带上长期考验的得力助手。刚在伊朗上任的布拉泽维奇和卡塔尔现任主帅哈吉的助手都是带着跟随了几年的老乡。在中国,除了现在的申花队,去年全兴的“酷哥三人组”米罗西、德拉科、马瑞安之间的合作,应该说为全兴进入三甲奠定了基础。桑特拉奇与老佩佳不欢而散,但毕竟是事出有因,当年泰山勇夺双冠王与老佩佳在体能训练上的“有一套”还是密不可分的。
联想到现在的中国队。从施拉普纳、霍顿到现在的米卢,中国队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教练班子,即使是中方派出辅佐的教练也变来变去。中国队现在是不是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呢?很多人纳闷米卢为何不带自己的助手,对此米卢的解释是他也非常想有自己的教练组,当时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以往的老朋友都有合同在身。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方教练在训练中起的作用并不大。当主教练与助理教练探讨用人和技战术打法而出现分歧时,中外配合就更显得不融洽,于是也就有了输球时的所谓“黑名单”。(李响)
|